“挺……挺好的。”林夏禾坐在灶台前,两只手放在膝盖上,脸颊红扑扑的,“大嫂和婆母也好。”

“那是二嫂和三嫂不好了?”林氏瞬间皱眉。

“也不是。”林夏禾赶忙解释,“不是说人不好,就是我与她们不熟悉,相处起来没那么自在。”

不过她弄懂家里几个嫂嫂的性格,大嫂为人板正,讲究礼貌规矩,教养孩子也严厉,有什么说什么。二嫂看着不太说话,心思却很细,她说娘家吃辣比较多,二嫂做饭时就多做了一碗辣菜。三嫂不爱干活,嘴巴很甜,常哄得三哥帮她干活。

王家也是一大家子人,人多了,总是有各自的想法。

林氏这才松一口气,“那就好,慢慢的总会熟悉。分家呢,什么时候分家?”

没等女儿回答,她自己先发表想法,“依我看啊,还是别那么早分家。女婿要去读书,平日不在家中,若是分家后,你岂不是要一个人过?家里没个男人,日子都不安心。”

“还是要分的,婆母已经和大家商量好了,家中现在的宅院一分为二,我和王闯住东面。中间隔一道墙,往后王闯去读书,我这边有个什么事,隔壁也能听到。二哥三哥则是另外安置宅院,婆母已经把房契给他们。”林夏禾道。

“这样也好,不然你一个人住,我不放心。”林氏一直觉得王夫人厉害,什么事都看得通透,难怪四个儿子都有本事,“往后女婿去读书,你要多去隔壁走动,只有你对人好,往后你有孩子,你大嫂和婆母才会帮你。”

她絮絮叨叨地和女儿说着生活经验。

乔绵绵一边听,一边备菜,看着时间差不多,她开始炒鳖鱼。

这个鳖鱼三斤左右,不算很大,裙边却很肥厚。因为是野生的,所以特别鲜。

鳖鱼加酱油t等翻炒,一勺热水倒进锅中,汤汁瞬间“咕咚咕咚”起来,油量的酱汁裹着鱼块,在锅中一颤一颤地抖动。

乔绵绵把甲鱼转入砂锅中,砂锅的底下加了一些熟鸡蛋,盖上盖子后,沿着砂锅的顶部倒上一些米酒,香味瞬间溢满整个厨房。

“娘,面条擀好没?”乔绵绵问。

“好了好了,你菜煮好了吗?”林氏忙着说话,一直没注意灶台这边。

“快了,再过一刻钟,您可以煮面条了。”乔绵绵道,“您去看看二哥回来没,回来的话,让他去街市上帮忙,卖不完也不用卖了,先回来吃饭。”

林氏刚准备出去,就看到二儿子闻着味道到门口,赶紧让他去帮忙收摊。

乔绵绵又做了滑肉汤,还炒了小青菜和春笋,今日多一样新鲜菜,是蒜苔炒腊肉。

过年前,家里做的腊肉还没吃完,正好到了吃蒜苔的季节,乔绵绵便切了一小块腊肉。

腊肉经过长时间的烟熏,需要用水煮一会儿,才能切得动。蒜苔有自带的辛辣,却会回甜,只需要加酱油和料酒,还有一些辣椒粉便行。

等蒜苔炒腊肉做好,砂锅里的鳖鱼也煮好了,鳖鱼的裙边被炖得晶莹剔透,筷子只是沾了点汤,都要鲜掉眉毛。

乔绵绵很满意地撒上一把蒜苗,端着砂锅起来,“四姐,可以开饭了。”

她们到前厅时,乔家旺他们正好收摊回来,林氏大声道,“先别收拾,洗洗手吃饭吧!”

“娘,都卖完了!”胡倩倩今日出摊前还怕卖不掉,小姑子和婆母都不在,心里没个底。好在大家看到乔记食铺的招牌,买的时候都没犹豫,她激动地把钱袋递过去,“钱都在这里。”

林氏接过钱袋,直接收了,“快去洗个脸,可以吃饭了。”

一家子坐下后,等长辈们动筷子,乔绵绵当即夹了一块鳖鱼裙边。

裙边胶质炖得软烂,味道全部浸进去,一口下去,满满的胶原蛋白。平常家里不舍得吃,还是今日特殊,祖母才特意让祖父留下来。

吃完裙边,乔绵绵又夹了一个鸡蛋,她在鸡蛋上割了几刀,这样会更入味。

蛋白脆弹,里边的蛋黄吸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