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般……倘若能够再活一次……”
姜洛生胸口一阵发凉,他摸到徐晴的手,纳入手心,塞到自己外衣兜里。
“你我都是学理的,都应该知道,时光怎能从来。还是现在的时间最要紧。”
大三下学期的课程格外多,许多人开始准备考研或者出国,见到系里的同学忙碌筹备的样子,徐晴感到一片茫然。她的成绩直升研究生一定没有问题,可有老师同学纷纷劝她出国念书,说在国内太可惜。
问姜洛生如何办,他淡淡笑着说“随便你决定”,徐晴感觉气馁,赌气说:“建筑系学制五年,你还暂时不必担心。到时候轮到你,难道也是这样没主意。”
姜洛生目光深邃,却不言。
于是不欢而散。
把抱怨递给郑捷捷,得到的答复只有几行字“你这个笨蛋。他怕你离开,又怕耽误你前途,让你心有不甘,所以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徐晴大悟。短时间内不再提这个问题。姜洛生也跟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一个不问,一个不说。
郑捷捷训斥她说:我从不知道你这样会做戏的,明明吃着苦果子偏偏还笑。有什么事摊到桌面上说岂不是利索得多?
徐晴反问:当时你我何尝不是如此呢。
徐晴自不知道郑捷捷在屏幕那边愣神许久,反正她看到的是郑捷捷痛心疾首的说:今非昔比,今非昔比啊。
能有什么不一样。徐晴默笑:你跟他如何?
幸福。
徐晴叹口气。她想:什么是幸福?
半期后,苏海招徐晴至自己诺大的实验室,用从未有过的郑重语气说,“我接下一个科研课题,做数学理论方面的修补和研究,你要不要参加?我敢说,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对你帮助极其大,就算是十年,我们也未必能遇上一次。”
帮苏海做课题也不是一次两次,从未见过他态度么认真的。徐晴惊讶,没有立刻答话,思考半天后说:“教授,是什么?我的能力未必……”
“是什么,你倒时就知道,你的能力可能是差点,但是我看重的,主要是你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你知道,念书多的专业人才要多少有多少,有时候,思维方法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技术方面的难点,”苏海点点头,双眼发亮,“你需要花大量时间在这个课题上,需要随传随到,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短。”
“啊?”
“但是,这是非常保密的课题,任何资料都不许带出实验室,对任何人也不能多说一字半语。你还需要签几份协议,”苏海指了指桌上的一沓看起来非常夸张的文件,保证说:“不过我敢说,你一定不会后悔。”
你和姜洛生之间的关系需要大量时间修补,徐晴告诉自己;可那时她脑子短路,诡异的点点头:“好。谢谢教授,我一定尽力而为,不让您失望。”
后来她才知道这是怎么样的课题,而苏海为了让她参加研究队伍,对上级做下了怎么样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