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主别来无恙!自上回法会一别,已逾数载,今日见梵主宝相庄严,更胜往昔,”接着,慧伽转身替崔辞与李暧做了介绍。

明悟听得面前这位年轻官员竟是知府大人,便向崔辞行礼。

崔辞道:“久闻梵主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方才我们随着静禅护法在栖霞精舍走了一圈,此处真可谓佛门净土,殊胜非常。”

“大人过誉了!此皆仰仗佛祖恩泽,方使这方小天地略具清净之象。明悟无德,只望能广传佛法,度化更多有缘之人。”

三人客套寒暄了一番,不多时,唐妙音也从里面走出来。

慧伽随即又向崔辞介绍这位教主夫人,崔辞见她相貌不俗,却忧心忡忡。又见她两目红肿,泪犹未干,当下不便多问。好在唐妙音也无意留下,说了两三句话,便要与众人告辞离开。

“崔大人,慧伽师兄告罪。梵主不日将动身前往无想山,妾身与静禅先行一步,替梵主打点行程!”

“夫人请!”

唐妙音匆匆行了个合十礼,又蹙着眉头,带着静禅护法一道走了。

慧伽见唐妙音与静禅上了台阶,又听见传来关门声,方才开口问道:“梵主要去无想山?那无想山岂不正是小乘教的所在?”

“正是。”

“可是,觉尘,”慧伽斟酌着问道,“觉尘他不正在那里么?”

崔辞和李暧交换了个眼神,二人明白慧伽的意思,那预言说转世的“大梵天王”将在 23 岁时死在转世的“波旬魔王”手上,明悟明知如此,为何还要飞蛾扑火,送上门去。

“慧伽师兄也信那话?”明悟垂眸一笑,露出谦和的惬意,“我是不信的,觉尘是我亲哥哥,他不会伤害我,更不会杀我。此行我必定要去,乃是为了感化一个魔头。”

“哦?”慧伽好奇,“是谁能劳动梵主大驾?”

没活了?

明天,继续骗你

第三案:痴(5)感化血魔

“这魔头人称血魔,他在无想山中有处别墅。不知师兄可知此人?”

“血魔?”慧伽微一蹙眉,想起来这个人,“莫非是近几年间在江湖上兴风作浪杀人如麻的魔头?此人喜怒无常,手段歹毒,并以杀人啖肉为乐。据说他常常去往偏僻乡村,无论大人小孩,一言不合就将整村人屠杀殆尽,切割了人肉腌制存储起来慢慢吃。而且他行踪不定,狡诈异常,官府也拿不住他。”

“慧伽师兄,这些传闻都是真的。三年前,我从天山修行归来,路上见过他一次。当时便与他定下三年之约,我们约定在无想山真如林相见,他的别墅便在那里。我们约定,到时他若是能被我感化,便放下屠刀,自愿皈依佛门。”

慧伽听罢,恍然道:“当年,舍卫城中有一个杀人狂魔,名叫央崛摩罗,他每杀一个人,便将受害者的一只手指割下,加在他颈上的绳环上。他认为这样能使自己的邪力增强。彼时,佛祖恰好也在舍卫城中,布施的百姓劝佛祖赶紧离开,以免遇上央崛摩罗,性命不保。佛祖却不为所动,继续如常乞食。后来佛祖在路上果然遇上了央崛摩罗,央崛摩罗持刀命令佛祖停下。佛祖却不加理会,继续前行。央崛摩罗大怒,追上佛祖,质问他说:“僧人,我叫你停下,为什么你不停下?”佛祖回答道:“央崛摩罗,我很久以前已经停下来了,是你自己没有停下。”佛祖的回答令央崛摩罗顿悟。他再细看佛祖,只见佛祖两眼之中散发安详自在的目光,而佛祖看着自己的眼神,不仅没有丝毫恐惧,反而就如望着一个朋友或兄弟那般自然自在。央崛摩罗一下子跪在佛祖面前,他卸下自己的短剑,放在地上,双手掩面,啜泣起来。从此他放弃恶行,追随佛祖学习慈悲之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便由此而来。梵主与血魔的三年约定,让我想起佛祖的这一典故。梵主与血魔,正与佛祖与央崛摩罗如出一辙。”

明悟道:“我何德何能,能与佛祖相提并论。唯有竭尽全力,效仿一二,血魔若能被我感化,从此放下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