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伽道:“正是如此呢。觉尘虽自立门户,但他毕竟是波旬魔王转世,上任大乘教主怕他将来祸害众生,于是归天之前叮嘱明悟,定要好好派人看住他。明悟谨遵他父母的遗命,按插了数位大乘教信徒在小乘教内,便是为了时时看管着觉尘,不叫他闯出大祸。如今这佛顶真骨的消息就是安插在小乘教内部的明悟的心腹人传来的。”
“哦?”说了半天,终于说到正题了,崔辞竖起耳朵,打足十二分精神。
“两个月前,有个叫巡爷的,带着佛顶骨投奔觉尘,说是只要小乘教能够给他一个栖身之所,提供庇护与他,他愿意将佛顶骨赠给觉尘。”
“巡爷?”崔辞默然,半响道,“巡,岂不是“走川”?莫非真是孙问川?”
慧伽道:“我也有此顾虑,这消息怕是真的。孙问川的事情整个江宁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正经门派哪家敢收留他?也唯有小乘教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大乘教众人为此忧心忡忡,只因世人都知觉尘是波旬魔王转世,他若得了佛顶骨,岂不是更助纣为虐,为虎添翼。大乘教教主夫人便连夜托人带信给我师傅,请我师傅务必去大乘教走一遭,商议对策。”
“可政禅师便将此事全权委托给你了?”
“正是。我今日不请自来,就是来问你与李侍卫,可愿随我去一趟大乘教?”
崔辞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那还等什么呢?”
***
大乘教第一代教主选址时,将精舍建在了江宁东部摄山中峰西麓。
此地在南齐永明元年,由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所建,因明僧绍号栖霞,所以又叫栖霞山。隔年,栖霞寺凿千佛岩,又于隋仁寿元年建舍利塔,集佛寺、佛窟、佛塔于一身。大乘教依托栖霞寺,在摄山山谷中建立数千精舍,供俗家弟子居住。
三人入了摄山山谷,见那山体连绵起伏,松柏、翠竹等各种树木郁郁葱葱。遥望山上寺庙宏伟壮观,红墙黛瓦、飞檐翘角,在绿树的掩映下更显庄严。寺内香火旺盛,香烟缭绕,钟鼓之声回荡在山谷之间,让人顿生宁静祥和、超凡脱俗之感。
崔辞赞道:“这摄山有栖霞名刹,便有庄严神圣之感,与那老山的景致又有不同。”
慧伽笑道:“咱们来的不是时候,栖霞山上最有名的当属枫叶。每到秋季,山中层林浸染,漫山遍野的红叶就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分外妖娆壮美。”
“看来大乘教初代教主挺会选地方的,若换做是我,住在如此仙境,也不愿再出山林了。”李暧嘻嘻一笑,“慧伽,你难道不羡慕这大乘教的教主明悟么?”
“我为何要羡慕?”
“明悟住在这别凡尘之所在,受世人敬仰,还能娶妻。不消说的,这位教主夫人定是个美人了。寻常的和尚心中有如来,便不能娶妻。而明悟梵主呢,既能心中有如来,还能怀中有美人,应了那句不负如来不负卿。岂不羡煞旁人?”
栖霞寺是南京的栖霞寺吗,好像还没有去过呢。印象里鸡鸣寺现在出名点
对的对的,栖霞寺在栖霞山在栖霞区,秋天来玩枫叶层林尽染,有幻若隔世之感,可能因为离市区比较远的缘故!鸡鸣寺其实是尼姑庵,就在市中心地段。
第三案:痴(3)预言
“痴儿!”慧伽笑着摇了摇头:“若是参透佛法,便能认识到这一切本是虚妄。明悟也是悟道之人,他怎会在意这些?再说,这教主夫人也为梵主带来不少麻烦。”
崔辞好奇道:“哦?此话怎讲?”
“教主夫人也是教团中人,姓唐,法号妙音,乃是妙吉祥的圣女。大乘教与妙吉祥一向交好,两家也算是世交。上任教主夫妻因那预言的关系,将觉尘交给妙吉祥教主夫妻抚养。因此,觉尘与唐妙音是从小青梅竹马一道长大。不过几年前,唐妙音随父母来大乘教观礼,与成人后的明悟一见钟情,发誓此生非明悟不嫁。再一个,觉尘是波旬魔王转世之说,人尽皆知,妙吉祥自然也不愿将圣女嫁给他。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