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辞道:“那书橱积了厚厚的灰尘,唯有最上面是薄薄一层。显然有人拿走了原本放在上面的书籍,而你作为新社长,也是唯一有邹子玉书房钥匙的人。除了你,我实在想不到别人。”

秦大斋呼吸声越来越重,终于,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说道:“大人若是要其余的诗歌,我都拿出来便是。唯有那本《月下箫声》,还请大人宽限几日。”

“为何?”

“求大人容我找人抄录一本,再将原本交给大人。”

崔辞愈发好奇:“你为何要抄录一本?”

“大人有所不知,小人早些年荒唐无度,将自个儿的身子搞的有些虚乏,与谭小姐一处的时候常常感力不从心,”秦大斋低着头,嘴里像含了枣儿一般含含糊糊说道:“小人吃了许多补药,时而有力,多数时候还是,还是虚乏。不怕大人笑话,唯有那本《月下箫声》能起作用。小人每每无能为力之时,便翻阅这书,读完便觉身体的那处私密之地,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牢牢攥住,那种胀满的、昂扬的感觉袭来。。。”

“行了!”崔辞命他打住,“既然如此,那么你今儿即刻便去抄录,明天一早送来衙门。不得再迟。”

“是是!多谢大人!大人如肯延至明日,便是小人再生父母!”秦大斋感激涕零,“恩同再造!”

***

隔日一早,秦大斋果然信守诺言,将《月下箫声》送来了衙门,将书郑重其事的交到李暧手上,又与她絮絮叨叨叮嘱了许多话,方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李暧打发他离开,将书送进内堂给崔辞,道:“秦相公说这书在市面上流传了许多版本。但唯有这本是邹子玉手写的真本,有许多细节,别处的版本都删了,这本里却有。大人要找什么线索,瞧这本就够了。”

“行了,知道了。下去吧!”

崔辞见那册子足有一寸多的厚度,扉页泛黄,有些年头。他捧着书在案头坐下,刚翻开几页,正要细读。却见李暧又进来了,手里还捧着一盆凉水。

“不是叫你下去么?怎么又进来了?”

“不是大人,”李暧放下脸盆,笑嘻嘻道:“秦相公离开时候说了,邹子玉笔力惊人,这书厉害的紧,要提前给大人准备一盆凉水备着,大人要想冷静的时候,可以随时取用。”

“什么乱七八糟的,”崔辞不悦,沉下脸来,“端出去,我不需要。我心里只想着寻找线索破案子,你瞧着我像是那种定力不足的人么?”

“行吧!大人心里只想着寻找线索破案子。”李暧重又端起脸盆,怏怏的出门。

见李暧出了门去,崔辞将书重新翻开。

这书的内容讲述了当地一豪门小妾唤作月儿的,在上元佳节偶遇书生箫郎,二人一见钟情并相爱,最后却迫于豪门势力,不得不分开的故事。情节便是上述几句讲完了,书中浓墨重彩的描写是月儿与箫郎初次见面时,二人在寺庙交欢的场景,以及箫郎两次潜入豪门与月儿偷情,还有二人四次相约在荒山破庙野合的事情。邹子玉笔墨着重在这七次欢情的描写,那些场景便如画卷般徐徐展开,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丝丝入扣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不由自主地随着主人公的动作发展而心跳加速、情绪起伏。

崔辞看了一半,合上了书,唤道:“李暧,你进来。”

门外很快闪出一个人影,道:“大人,你叫我?什么事儿啊?”

“去,”崔辞喉头发干,起身艰难,“去将刚才那盆凉水端回来。”

说好这章有具体po文内容,结果比我的还清水??

就是描述PO文内容

笑死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没看后面的,感觉云想蓉是蕙儿

第二案:嗔(17)书中之谜

“咦?大人,您不是心里只想着寻找线索破案子么?怎么还要凉水呀?”李暧故作惊奇,“那盆凉水我刚才已经倒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