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一个江洋大盗,叫做藏龙。。。”

“藏龙?”崔辞吃惊不小,“娘娘说的是,那个盗帝藏龙?”

“怎么?崔大人也知道此人?”

“不瞒娘娘,臣是昨日去开宝寺,听可政禅师说的。据说这人是个百年不遇的妙手偷儿,当年只要是他看中的东西,没有弄不到手的。”

“可政禅师说的没错,藏龙把开封府搅的天翻地覆,富户人家家家闭户,连上元佳节,街面上都鲜有行人。当时,汴京城里流行一段童谣:

盗帝藏龙神秘装,暗夜潜行似虎狼。皇宫宝库敢轻闯,珍宝尽揽意气昂。

说来可笑!藏龙犯下那么多案子,偷去无数金银财宝。官府却一点线索都没有,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委实无用!”说到这里,皇后微有愠色,“藏龙如此嚣张,却惹恼了一个人。”

“孙问川?”

“正是。孙大人一向嫉恶如仇,而藏龙所犯下的案子,有一半是在祥符县境内。那年元旦大朝会时,孙大人与民同游,当场发下誓言,定要将藏龙绳之以法,如若不能抓到此人,他便死无葬身之地。”

崔辞点了点头,表示完全理解。试问自己管辖境内出了这样的大盗,也一定会誓死追查到底,这关乎官府的颜面,更关乎他崔辞自己的脸面。

“六年前,孙大人得了消息,藏龙突然从汴梁去了江宁府。他便托人带话给我,请我运筹,将他调往江宁府,继续追查藏龙的下落。我得孙大人恩惠,一直无以为报,他这个忙,我是一定要帮的。于是我奏请官家,将孙大人调去江宁府,升任知府一职。”

崔辞恍然:“原来如此,难怪!难怪!那么,一切就说的通了。”

“崔大人,可是有什么发现?”

“不错,娘娘有所不知,六年前可政禅师回复给注辇国的信乃是伪造的,信上却印有长干寺的寺印。昨日我在开宝寺,听可政禅师说过,他的寺印曾被藏龙偷去一日。娘娘刚才说藏龙六年前离开汴京,前往江宁府,那便都连上了。因这藏龙虽是个江洋大盗,但也是个虔诚无比的佛教徒。这样一个人,若是听闻注辇国将派人护送至高无上的圣物佛顶舍利前往江宁长干寺,他一定会出手。”

皇后听崔辞这么说,若有所思,喃喃自语道:“藏龙为佛顶骨去江宁府,孙问川又为藏龙而去江宁府。这么说,孙问川的失踪与佛顶骨必然有所牵连。”她顿了一顿,又道:“我听说孙大人在江宁府,与藏龙交过几次手,好几次险些逮到他,这才让这大盗有所畏惧收敛。崔辞,孙问川不仅是我的恩公,更是我大宋的忠臣。你此去江宁府,定要将案情调查个水落石出!”

崔辞拱手,朗声道:“臣领旨!”

***

从偏殿出来,崔辞还由来时那太监引着出宫。

二人走过正殿时,只见后苑那里一个六七岁的孩童正蹲在地上独自玩耍,那孩子身穿淡黄色锦缎圆领袍衫,尚未束发戴冠,只梳了一小髻。圆圆的脸蛋,一双黑亮的大眼睛,小小一个人,手里拿着蛋酥,忙的不亦乐乎。

崔辞见他伶俐可爱,便停下脚步多看了几眼。这一瞧,可不得了,原来那孩子脚下乌压压的全是蚂蚁。他正拿手里的蛋酥剥开揉碎了,一点一点喂那些蚂蚁。生怕蚂蚁搬的累,这边喂完了,又跑去那头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