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已经着意少吃了几口?,到底是人多,诸事也不能做得过于显眼。
他再将盖子尽数取下,便看到那一盘拔丝地瓜。红彤彤的,颜色倒是不错。
如阿藤所言,还没?尝呢,唇角便先翘起?,眉眼更?是弯了弯。
不如就尝一块吧,好不容易从?那边带回来的。
这样?想着,他便也伸手夹一块。这地瓜不如刚刚出锅的时?候热乎,糖丝更?加黏稠,好在没?有完全?冷去。
咬一口?,还是温热的。放了些时?辰,表皮不那么酥脆,带了些韧。甜,是稍稍甜了些,味道
他一时?也说不上来,想着再吃一块品品看,谁知就这样?连着吃了好几块。
等回神时?,大?半的红薯进了肚子,他举着筷子,瞧着上头藕断丝连的糖丝,不禁哑然失笑。
这会子,阿藤没?在守门,要来同他讨教公?务的同僚象征性地敲了下门板,迈步而入。“还想着是否打扰大?人歇晌,不想大?人在这儿吃独食呢……”
大?家都是京城世家里的儿郎,平日是能见着的,他不止打趣,还上前动手拿了一块,“我?晓得大?人是有洁癖的,不敢去抢崔大?人的筷子,见笑了。”
“……”
崔明端眼睁睁看着他拈了一块地瓜,或许是他站着的缘故,这糖丝拉得格外绵长。
“好好好……光是看这丝,我?就晓得崔大?人家中厨子的手艺不错。”
他再放入口?中嚼了嚼,当真是就着拔丝地瓜评价起?来。可是没?嚼一下,眉头皱起?,“崔大?人果真是我?辈楷模。陛下宠信大?人,大?人也最?能领会圣心?。”
“……谬赞。”崔明端也不知为?何就突然吹捧起?了自己。
来人只道崔明端谦逊,处事不欲张扬,眼下吃着了好东西,还得得将话敞开说说:“不说大?人是清河世家的儿郎,已有数百年的基业,就是个小有家资的商户,谁家还用南边运来的杂糖?”
崔明端一下便掀了眼眸,灿若星辰。这下,诸事便明了。为?何这道拔丝红薯与旁人做的很不相同。
他脸色微变,那位大人也没停止客套,“这杂糖,价格便宜,还是市井百姓用的多一些。不想用来做菜滋味甚好。这法子可不要被酒家的人知晓了,都说无商不奸,他们如果用杂糖的味道更?好,只怕是要将这东西的价格抬高?了。”
“大?人所言甚是,今日,还请大人帮着保密。”
“自然自然……下官就算不为?大?人喜食甜的名声着想,也要为?百姓的生计考虑。“
于是乎,作为?封口?费,余下的那小半碟的红薯,便一骨碌进他的肚子。末了,也不忘吃几杯清茶再走,走前更?是满足抚着肚皮,全?然忘了自己来此是为?公?事。
而崔明端,不过是新官上任,理着陵安府往年的文书。这下,有一个更?大?的案子摆在眼前。
荣安郡主,在用百姓的杂糖。
她家用来待客的茶叶,或许也是家中唯一的茶,不是那位嬷嬷或是神智逊于常人的侍女拿错了。
然而,当年陛下的封赏,相当丰厚。封号是御笔拟的,取京城之一的“安”字,也是要萧将军唯一的血脉尽享尊荣。
封地,也是挑了吉祥寓意的吉安府。那是极是富庶的地界。就是如今当朝皇子,都不曾有过封地。
何况这是临近江南的好地儿,物产丰饶。
当年郡主的身子实在是坏透了,千里迢迢回京,已是万难,再难去封地养病,陛下又把京郊清静宜人的梅花坞也赐了下去。
如此种种,她怎么会用起?了杂糖?
莫不是真如同僚所言,是因为?杂糖的滋味更?与众不同些?
崔明端甚是头疼,揉着额角,也去看窗外那一树轻黄的桂花。
初见时?,她在河滩,俨然如诗里说的那般,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可惜,那时?她的怀中,抱着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