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房的人,近日在忙什么?”
“啊?”
崔明端指着上头那根细长的藤蔓,“那东西留着作甚?杂乱不堪,全然坏了?松柏之气?。”
“是,小人这就叫人来清理。”
“罢了?。”
崔明端留下了?话,又负手在花坛边踱步。这样乱糟糟的,日日看着,也好时?时?记着。
他成长的地?方,不适合她来。他也不住这儿,且随它?去。
“去泡壶茶来罢。”
阿藤不敢即刻就走?,小心问道:“方才夫人送了?两?款茶,不知大人要哪种?”
“雪片便可?。”
这雪片,与?那日和荀二郎在临江楼吃的秋子来自同一地?。她虽在病中不宜饮茶,但也喜爱。
雪片是冬茶,虽不名贵,可?也是茶农的生计。香极,也便宜。比名贵的春茶更具有?烟火气?。六郎尝尝?
世家往来应酬,桌上之物,最不需考虑的,便是人间烟火气?。
人在其中,久了?,不说烟火气?,连人气?也无?了?。
故而,他总爱去梅花坞,也爱这杯香极的冬茶,更爱她有?这般慈悲心,这不也是他自幼追寻的报国志么?
犹记得幼时?,他读: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2]。
达官显宦在酒酣饭饱后,对着风雪便说“瑞雪兆丰年”。强如大唐盛世,长安城里也有?贫穷的人,这样的瑞雪不能再多了?。
他下放眉州,看到的也是此景。百姓无?论土地?丰歉,日子同样难过。赋税苛重,尚有?地?租剥削。
唉,这茶在崔家是吃不明白了?,也不知她今日又会给绪安做什么好吃的。
第135章 清茉莉
梅花坞, 阿草也在?泡茶。
今日不吃清茶,她把昨儿吃剩的枣子切片,核也不能丢了,放口中用牙细细磨下果肉, 又摸出百宝坛, 倒了一把桂圆出来。
骨碌碌的, 多了。
放回几个, 手里剩了五个。
“五不好, 拿一个回去吧。”
她这样?来回折腾着, 萧鸣笙也从屋里拿了东西出来晒,打趣道:“念叨什?么?呢?”
“说桂圆呢, 凑了两对, 齐齐整整。”
“难怪这么?香。”
萧鸣笙便撩了衣衫蹲着, 看那小火炉慢慢悠悠煨着桂圆红枣茶, 再看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墙角的茉莉花已经过了花期, 只剩下绿油油的叶子。
“郡主你?吃。”阿草阔气一抖,桂圆争先恐后窜了出来,她手兜不住还往青石板滚去。
“呀, 我倒是想起了一道也是圆滚滚的点心。”萧鸣笙去捡那滚来滚去的桂圆, 笑道,“还和?你?的名字十分相?似。”
“阿草?”
阿草头一歪, 看着山坡啄着青草的母鸡, “该不会是吃草吧?”
“你?可是茉莉呀。茉莉, 虽然是草头, 却不是草,它是能长成?树的灌木。”
“嘻嘻……郡主, 你?说这样?好听的话哄我,我会像头疾还没?好时,只会傻笑了。”
“笑笑多好,不过只应了茉莉的名,没?有花在?里面,家里刚好也有泡好的红豆……”
“郡主你?做什?么?,我都?是爱吃的。”
……
于是乎,萧鸣笙便将泡了一夜的红豆放在?锅里煮熟煮透,直到?能轻松压烂,按照八分豆子一分糖的比例,打成?红豆泥。
另外取了一斤糯米粉,五两粘米粉,加入适量温水慢慢搅拌均匀,再揉成?光滑的面团。
揪出两个丸子大小的面团,放入沸水中煮熟,再捞出放回,趁热揉匀。揉到?光滑不沾手,再度揪出、揉成?一个个小团,用棉布盖着,以防风干。
绪安便是这时候过来的,一看这架势,就晓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