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请荀兄赐教。”
……
此事说来,也不算是什么秘密。
梅花坞,不单是个小山村,往前三里地,就是个渡口,规制不大,但也是最靠近皇城的一处,每日都要往京城各大世家送新鲜蔬果。
如何保证预定的东西早早送到?外人再如何可靠,都不如放几个心腹在那儿。
“各大世家,几乎都有传递消息的法子。”
荀家有,崔家自然也有。只是,这法子,崔明端不知晓。从前他一心读着圣贤书,高中后入了翰林院,再外派眉州,并未在家里的琐事上心。
荀二郎瞧他敛目思索,也不打扰,把敞开的衣襟拢了拢,将茶喝了,再慢条斯理冲泡第二回。
谁知,崔明端也跟着伸手,指骨笔直分明,数缕香烟都损了颜色。
“崔兄可想清楚了?这儿的水,既不是山野甘泉,也不是集的荷叶清露。”
“这水,便是浑的,荀兄能喝,我怎么就喝不了呢?”
“我便说了,我与崔兄,才是知己。那些个闲人还爱嚼舌根,坏你我名声。且看看,你我兄弟,自是一样,意趣高洁,怎怕了那俗务缠身?”
……
没等入夜,崔家的人听说了崔明端去了烟花柳巷,家里的声音各不相同。
族老不觉着有什么,反而是有些欣慰。年轻时,谁没去过?崔明端反而是过于清正,少时也罢,如今要留在京中做官,少不得要应酬。
“真名士,自风流。你且知那是处放松之地就好,偶尔去一趟也罢,旁的……你也晓得分寸。”
一是怕伤了身,二来也怕在外头留了种,不单是坏了血脉,闹大了于世家声誉更不好。
只是去那儿吃了一杯茶的人,没出言辩解,点头称是。
第016章 摘柿子
山野的暮气,比城里更盛,像是自上而下罩了块晕染不匀的布。越往远处,墨色更深。
梅花坞也在煮茶,氤氲水汽,也给浓重的夜幕添了添份量。
萧鸣笙吃了药,口中苦涩难言。也不知御医是怎么交代的,说是不宜用糖,反复漱口也解不了。满身的药气,来回走了几遍,也散不尽。
卢妈妈的清点工作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其中更是搬出不少茶叶。
梅花坞不是西北,没有牛乳,每日的饭食本就没有多少油水,一年一年的,也剩了好些。
一个一个的纸包,上头还写着年份。萧鸣笙跟着看了看,也就这两年的保存尚好。往年的,像是受了潮。生怕卢妈妈自责,她也没点破,只拿了一包茶叶。不能喝,煮开了嗅一嗅茶香也好。
阿草学不会点茶那些繁琐的技法,但听郡主说,只需要将茶叶放在碗里头,热水一冲,再倒出茶汤就好。
“这简单……”
阿草说简单,三两下就泡出了三杯清茶来,只是滤出时带了不少的碎渣。
萧鸣笙微微探头闻了,茶叶的香气流于表面,终究不醇,禁不住细品。
她一早就察觉了这茶叶的端倪,也知不是什么好东西,拿去炒炒虾仁不心疼。
卢妈妈在西北吃的是奶茶,茶叶不管好坏,加到锅里,有奶和糖在,它就是出个茶味。
阿草也不懂其中的门道,只是跟着郡主一道嗅了嗅,还是往常贪玩的模样。
料理完琐事,卢妈妈过来,轻拍了她的后背,“记得伺候郡主早些歇息。”
睡前,萧鸣笙看着天上的月相,今夜是上弦月。今年闰九月,竟和她是同一个时间,第一个生日过完了,第二个生日,竟是在梅花坞过的。
*
为着庆贺萧鸣笙生辰,萧家人暗暗有着计较。
卢妈妈能做的,就是想将这几年的收支账目,一一帮着郡主理出来。
袁志只能是更用心守卫着萧家小院。
阿草的心思,就更简单了。九月,那是有许多好吃的东西。郡主不能吃蟹,但有大把的东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