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端将手搁在书桌一角,目光落在窗外的木兰树枝上。阿藤的自言自语,自然也入了耳,“下去吧。”
阿藤有些疑惑,大人特意问起,显然是上了心,只是这是要追查,还是不查?
没等他继续回去坐着打盹,大人已经搁了公文起身,在廊下站着,看着满园的菊花,随口问道:“这菊花,是在何处订的?府里是请了能培育菊花的匠人来?”
阿藤当即是紧了紧神。他做事牢靠,不用一刻钟,就打听清楚了。
崔家,原也是有培育菊花的匠人,但手艺一般,也没有院中那些个姹紫嫣红的品种,这些显然是去外头花圃置办的。
年节置办东西,本也没什么,只是,单这一个菊花账,账目极大,采办的菊花数量,也额外多了些。
“共两百盆,用的银子……是三房出的。”
第010章 鱼片虾仁粥
管事战战兢兢回着话,这一笔银子,确实是略多了些。但那是夫人身边的嬷嬷吩咐的差事,他们得照办。何况,银子是实打实的好物件,他们也……抽了些油水。
郎君一向是不管后院的事,怎么今日回来便问起了?
他们自诩抽的油水也不过分,又壮着胆子回:“去年冬天,下了几场大雪,好些园圃遭了灾,菊花的价格是略涨了……但是,因为是府里要,也买的多……这价格,也算是公道的……”
不说公道则罢,一说崔明端便合了那账目,眉眼是不怒自威。他不到三岁便随祖父开蒙,而后读了多少圣贤书,又是皇子伴读,看过的账目多如牛毛,光后宅这点小伎俩,怎逃得过他眼?
不过,他也没直接问,只话家常,“金秋是该添置菊花,既是母亲着意要,除了我院子这些,余下的,都在主院?”
那管事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哈着的腰也略略挺了挺,“郎君说的是。除了这儿有三十盆,夫人那儿也有二十八盆,余下各房都有,对我们三房感激得很……”
恭维的话,崔明端没再细听,只是挥手让人退了下去。
账上支取的,是一千两银子。
这一千两,就是在崔家,也不算一笔小数目,他过问一声也属常事。然而,不寻常的是,不及半刻钟,三夫人又差了人过来送东西。
这一回,送的是蜜羹。
加了金秋桂花的蜂蜜,原该是香甜的。但崔明端吃着,有一股泛酸的味道。桂花蜜冲泡不难,但是水有讲究,水开后放凉至半热,最佳。
这碗蜜羹显然是错了法子,就是不知道是新人无知,还是老人心急。
崔明端只尝了一口,便将碗放下了。
那嬷嬷浑然不知,还在为那一千两的菊花账急急解释着:“夫人听说了六郎对中秋支出的那笔银子有异议,便让老奴过来说一声……那菊花,不为府里,只是想着那位主子金贵,宫里的赏赐也有,我们再送些寻常的节礼过去,怕闹了笑话。这不,听说苗圃出了几个新的品种,那家和府里也熟,开了个极公道的价。可惜,等菊花买了送过去,也不知怎么的退了好些回来……夫人也为难,好在分了下去,众人也欢喜,如此,才不算是闹了笑话……”
嬷嬷的声,声调忽高忽低的,从头到尾将事情的缘由说了出来,神色之丰富,俨然如戏台上的角。
崔明端坐着未动,口中还泛着蜜羹的酸气,指尖不住摩挲着手中的狼毫。
就连是阿藤也跟着深深吸气:大人鲜少这样不耐烦。府里的人是怎么了?大人是下放任职,不是从山沟里来京城投亲的穷书生,好生蹩脚的说辞,怎么能瞒过主子?
那婆子等了半晌,也没等来郎君的回话 ,后知后觉收了声,再小心抬眼去瞧主子的神色。
崔明端淡淡应声,说等日暮再去向母亲请安,那嬷嬷才算是如释重负松了口气。
阿藤去送的人,回来看大人还伏案写着什么,更是拿不准主意,多嘴嘀咕了几声了:“这菊花,买便买了,左右大人也没说什么,怎么他们一个个心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