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2)

本也是打趣的话,谁知崔明端却是异常配合,“但请荀兄转述。”

“哼……”

还转述呢?

若无他厚着脸皮去,这鹅,也不知是几时?才能?吃上?了。

在梅花坞时?,他便虚心请教了,“我还在书院那会儿,也随夫子下过?江南。那儿的醉虾,是用?清酒淋的,虾子在白?蝶上?活蹦乱跳。临江吃的,不留神,还跳走了好几只……这醉鹅,不能?还在饭桌上?蹦跶吧?”

“郎君说笑了。这鹅醉前,已教烈焰煮了,当真蹦起来,莫不是阎王打了个盹?”

荀二郎特意要拜见,又说起沾光吃过?崔大人的卤鹅。这样稀罕的模样,萧鸣笙便知时?下没有这做法,有也不及后世改进的喷香。若是运作得当,那这道潮式卤水大鹅,或许能?在京城占一席之地。

“过?几日就是冬至了,有陛下赐的药,我的咳疾也该养好了,到时?再做一回,让袁志送到郎君府上?。”

“那回头定要被崔兄无言训诫一顿了。”荀二郎谢过?,也不忘提一嘴崔明端,“不过?,人为财死,鸟为食忘。人生短短数十年,不为珍馐美馔,那还有什么趣味呢?”

……

卤水大鹅暂时?没有,但是烈焰醉鹅,凭着荀二郎的厚颜与巧舌,便将方子讨了回去。

将鹅肉炒至半熟,盛出备用?。锅内倒入少许油,将陈皮爆香,再将鹅肉放回同炒,撒上?酱料和白?酒,盖上?锅盖,大火烧制。

这时?,锅边燃起火焰,散发出浓郁酒香,喷出的火焰足有两?三尺高,场面极度壮观。

静待火焰熄灭,锅内的酒精也燃烧殆尽。再揭盖,加入板栗炖煮,而后不断翻炒,加葱蒜调味。[2]

“也可再加旁的配菜。”

这是这道食方的灵活之处。

荀二郎便吩咐厨子,照着时?下能?有的,都加一加。

眼下,他先是给崔明端夹颗板栗,“我记得崔兄不爱吃肉,吃这个,吸饱了鹅肉汤汁,这才是好东西。”

给自己夹的,是一块肥瘦适中的鹅肉。一尝,顿时?眼神发亮。

如果只是吃鹅肉,口味略显单调,有了各色配菜添香,鹅肉劲道入味,还有一丝丝幽微的酒气。

“吃呀,这可是郡主给的食方,我又不诓人。”

说罢,荀二郎也夹了一颗板栗。

崔明端依言试了,果不其然,板栗软糯清香,滋味比炒栗子更丰富,如荀二郎所言,是她?给的食方,便觉开胃许多。

这顿,像是乡野人家一锅炖的做法。换了雅致人,还真不一定爱吃。

荀二郎只认口味,瞧着新?鲜,接连吃了几大碗。最后,也让人去后厨取一些面条来。

“郡主说,若是不想吃米饭,将口味调淡些,也好白?口吃着。吃到最后还不饱,添点水,下面条,顺便吸一吸鹅肉锅的精华。”

华灯初上?,荀二郎有心赏风月,就在临近回廊处设的桌案。有屏风遮挡,也有几个暖炉烘着,这锅子也是暖的,不怕寒风萧瑟。

佐了酒,人微醺,月正圆。

崔明端今夜也从心多吃了几杯,遥想父亲制的图若是当年诸事顺利,工部如数造来,也不知是何?人间?盛景。

酒足饭饱,他也该告辞了。

出了荀府,马车该往前面走,踩上?脚凳的那一刻,崔明端回首,看的是城南的方向。

“大人,再有一刻钟便宵禁了。”

是了,即便他快马出城去,也赶不及在宵禁前回来。

“回府吧。”

崔明端终是俯身弯腰坐了进去,有些懈怠倚靠在车厢之上?,莫名想起了今日荀二郎说的那几句:

“什么味道?”

“像是银耳羹的味道。”

今日,实在是过?分?贪恋了。

不只是贪那一盅汤羹,也想知晓此时?此刻,她?是否安歇,咳疾是否有所舒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