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霄和周缘找了一处窗边的位置坐下,周缘低头看着他推过来的饮品单,不禁愣了一下。

“好多都是手冲?”

“对,万哥是我在北京的同事,也是呼城人,之前是个资深程序员,后来辞职回了这,他从上班那会儿就痴迷手冲咖啡,所以开了这么个店。上次看你家里有个咖啡机,觉得你也许会喜欢这儿。”

彭霄说完,很自然地用铅笔在饮品单上圈了几款咖啡。

“这几款我都尝过,很推荐。”

周缘愣了一下,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彭霄说的应该是上次他来她家做客,也许看到了她角落里快落了灰的那台咖啡机。

她就是这样,虽然生活在小县城里,却常常不知哪根筋作祟,总是生出些小资的爱好,有一阵喜欢收集各种奇怪类别的绝版书,有一阵喜欢在网上翻找黑胶唱片。

捣鼓咖啡这件事,源起于之前有位年轻的客户送了她一袋咖啡豆,她开始是为了不浪费,上网买了套入门的磨豆机,后来一点点入坑,又咬牙买了台胶囊咖啡机。

蔡玉芬时常数落她,说她总是爱收集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有这个钱干点什么不好。

周缘心知蔡玉芬说得对,她这样的人,何必搞出这种烧钱的爱好,于是前一阵她强行戒掉了咖啡,那台咖啡机也被她自动晾在一边,她本准备最近在闲鱼上出掉,没想到居然被彭霄注意到了。

周缘默默选了一款手冲,彭霄起身去找万哥点单,她不由抬起头,视线下意识追随着他的动线看过去,感到有些迷茫。

不止是对彭霄能注意到这样的细枝末节,还有刚才在车上没说完的那句话,如果再要往前追溯,好像还有一些这样的时刻,都让周缘产生了类似的感觉。

周缘想,人都在长大,也许现在的彭霄就是这样的性子,对待朋友要比少年时期细致妥帖,也比那个时候更善表达自己,与其他无关。

好在彭霄并没有再延续刚才在车上的话题,而是话锋一转问起周缘银行的业务。周缘终于没空再胡思乱想,松了口气,细致地给彭霄介绍起他们银行最近的产品。

虽然只是柜员,但他们行长一直鼓励所有人都“可以”做客户经理的工作,加之周缘平日里经常辅助别人做了不少杂活,因此很了解他们行的各种产品属性,从准入条件、优势劣势、适用群体和申请流程,周缘基本上倒背如流。

“这个贷款产品是我觉得比较适合你们的,当然,我现在只是听你口头介绍,并没有实地走访,或者参考更详实的文字资料,如果之后你们对这款产品感兴趣,我可以再对你们企业进行深度分析。”

周缘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不禁感到一阵口渴,拿起手边的咖啡喝了一口,入口微苦,回甘带着淡淡的果香,正中她的口味,她微微扬起嘴角,抬起头的时候却看见彭霄并没有看手里的资料,而是看着她。

他的眼睛很好看,不是那种传统的大眼睛,睫毛密实柔软,配上窄窄的双眼皮,眼尾微微下垂,看起来很像某种无辜的小动物,比如她小时候常常在小区楼下喂的那只小狗。

可当他此刻这样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时,周缘又觉得他的眼神格外专注,却看不出意味,以至于她不由稍稍挪了挪身体,偏开脸颊。

周缘想,也许是她的长篇大论烦到了彭霄,现代人的时间宝贵,他们平时在银行里,每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客户的不耐烦。

事实上,他们也不想每天像传销一样给人介绍这样那样的产品,可是任务目标就像是悬在头顶的剑,周缘已经尽量让自己的表达简洁明了,不浪费彭霄的时间。

“抱歉,我是不是讲得太罗嗦了?”

周缘问。

“没有,你讲得很好,”彭霄稍稍抬起头,没有移开目光,“我只是觉得,你在工作的时候,和平时不太一样。”

周缘看着他,微微一愣,随即笑了笑,“我工作的时候是比较容易上头。”

“你们两个也太能聊了,天都擦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