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什么原则性错误,也从来没提过和她离婚,她就别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毕竟她现在的吃穿用度全都是靠陶教授供养的。
更何况退一万步讲,他们之间还有陶乐真,这孩子毕竟是陶教授老来得女,说不好听的,如果哪一天他如果身体垮了,肯定少不了她们娘俩的遗产,于情于理,徐桂玲都应该忍耐。
徐桂玲觉得人家说得也没错, 从那以后便也真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即便知道他又去了前妻那里吃饭也不挑明,只是这样心里就更憋屈,所以去外面跳舞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本来以为生活会这样过下去,却没想到今年过年时,陶教授的大女儿陶子姣来家里拜年,陶教授那时不在家,徐桂玲便同她寒暄了一句,陶子姣一向不喜欢徐桂玲,连带着对陶乐真的态度也爱答不理。
徐桂玲虽然性格泼辣,但做了好些年教授夫人,过着掌心朝上的日子,也算是修炼了自己的忍术,但她实在不能忍受陶子姣对陶乐真的态度,便还是同她吵了起来。
争吵之中,陶子姣却无意间说漏了嘴,说陶教授准备过完年就和她离婚,徐桂玲这才知道,原来每天和自己同床共枕的丈夫,原来早就打起了这种算盘。
她的心一下子寒到极点,无法相信陶教授居然一点情面也不顾,她偷偷咨询过律师,她没有工作,如果陶教授真的狠心离婚,她极有可能拿不到女儿的抚养权,她越问心越凉,就这样过了一个年,她已经惴惴不安地等待陶教授什么时候摊牌,却不想这时候,陶教授突然犯了脑梗倒下了。
陶教授犯了脑梗,他的前妻和大女儿便第一个赶过来,不仅如此,张口就指责是徐桂玲没有照顾好陶教授。
徐桂玲的火气“腾”地一下蹿上来,这一家三口倒是真的战线统一,她看着病床上昏迷的丈夫,内心涌起一阵厌恶,她决定要为自己和陶乐真打算。
于是就这样,她以最快的速度将陶乐真送回了呼城老家,而自己则去了北京,过了这么多年,她决定要重新通过自己的双手赚钱。
这些话,全都是徐桂玲自己说的。
客厅里,周缘、蔡玉芬和梁晓冬都在,然而每个人听到徐桂玲这番诉苦的反应都不一样,蔡玉芬自然是反应最大的那一个,虽然嘴上经常爱说自己女儿不省心,但听到徐桂玲受了这种委屈,蔡玉芬还是忍不住咒骂陶教授。
“我就不应该让他顺利走出这个家门,就应该打他一顿!”蔡玉芬说着看了徐桂玲一眼,有些心疼,“你说你,我当年就说,这男的看着文质彬彬,不如大春靠谱,你倒好……”
“哎呀妈,”徐桂玲听见蔡玉芬提起周大春,赶紧打断了她的话,下意识抬头看了眼周缘,见周缘表情淡淡的,才松了口气,“过去的事儿就别提了,反正我现在都回来了,咱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就行了,你说对不对?”
蔡玉芬嗔怪地看了徐桂玲一眼,嘟囔道,“你说的啊,好好过日子,反正我现在年龄大了,也操不了那么多心了,你这个当妈的,得多关心关心孩子们。”
蔡玉芬说着故意朝徐桂玲使了个眼色,“你这么多年也不怎么回家,晓冬和缘缘其实都很想你。”
徐桂玲明白蔡玉芬的意思,转过头看向自己的一双儿女,只是她不敢贸然说话,毕竟刚回来时就被周缘给怼了,要是按照以前她一点就炸的脾气,估计也要跟周缘拌嘴。
她不知道为什么,周缘和她之间就像犯点什么说道一样,总是不对盘,从周缘小时候那会儿就是,她要周缘往东,周缘就偏要往西,还总是向着她那个一无是处的爸。
那时候徐桂玲太年轻,又是第一次自己带小孩没什么耐心,总免不了发脾气,时间长了,周缘倒是不怎么在明面上跟她对着干了,可性子却越来越倔,自己决定好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这么多年徐桂玲不怎么愿意回娘家,一是因为她和陶教授的婚姻本来就让母亲蔡玉芬一肚子怨气,她回去就要被数落,更何况后来她的婚姻每况愈下,自己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更不想回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