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想到什么,忽然打开私人邮箱,才发现方秘书还在持续地给她发送陈书淮的行程记录,一天一封,坚持不懈,甚至比之前的邮件还要详细。
姜宜没忍住好奇,点开了最新一封。
昨天晚上八时,蓝港酒局。
又是酒局,怎么有喝不完的酒局?
目光往下,方秘书还贴心备注了行程说明,将跟陈书淮喝酒的人都列出来,并备注了没有女伴。
姜宜扶额失笑。
她又点开前面几封邮件,清一色地写着“陪太太”。
陈书淮应该是忙到忘记让秘书停发邮件了。
她正准备退出邮箱,却忽然收到一封家庭宴会的请柬。
陈家的家族宴会,定在下月初三,在香港举办。
陈家是典型的豪门家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从香港移民至北美,在纽约落地生根,又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时将家族业务延伸至内地和香港,随后在九十年代时往欧洲拓展。
这导致家族内的核心成员分布在世界各地,为了维持联系,一般都会选择香港作为聚会的地点,一年两次,算是陈家内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陈书淮是长房的长子,所把控的业务是核心中的核心,每次姜宜与他出席家族聚会,总要被催促何时生孩子。
虽然现在不生孩子或晚生孩子的风潮越来越大,但在陈家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却是重中之重,这也是许多女人嫁进豪门后不得不放弃事业,婚后不断怀孕的原因。
后继无人的后果就是财富无人继承,这是棘手的问题。
一直以来,是姜宜不愿意生孩子的。
豪门太太的名字对她而言不像是王后的王冠,反而像是一道紧箍咒。
这名头意味着财富和地位的同时,又在持续地挑战她作为一个女人的自由成长的可能。过去因为她律师的身份,陈父陈母很是满意,所以哪怕心里着急,面上也并不多说。
姜宜现在和陈书淮离了婚,也不再留在律师行业,心里便非常不想应对这种场面,但碍于和陈书淮的约定,她又不好直接提不去。
看着这封典雅简洁的家族聚会请柬,姜宜终于生出了几分苦恼。
刚到下班的时间,陈书淮拨了电话过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电话那头的声音客气又疏离,“秘书说你找我,有什么事么?”
姜宜先问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下月的聚会,我应该不必要去了吧?”
陈书淮显然才刚结束会议,还没有来得及查看相关信息,电话那头安静了片刻,只有细微轻缓的呼吸声偶尔传来。
“你需要去。”
过了一会儿,陈书淮才开口。
“离婚的事情还没有向家族宣布,我想你应该清楚这件事对我在家族内的影响,如果你不去,我会很为难。”
的确。
陈书淮在离婚的事情上没有为难她,在财产划分上也非常慷慨,姜宜自认也应当配合他的需求。
她无声叹了口气,道:“好,我知道了,我会准备的。”
“划给你的一套别墅也在香港,正好可以去办理交接手续。”
陈书淮道。
姜宜微怔,“也是......”
离婚协议里约定放在姜宜名下的房产,除了京市的两套房子,纽约的婚房外,还有一套在香港的别墅和两套在欧洲的度假别墅。
姜宜虽不着急办理过户,但她很喜欢香港那套房子,被陈书淮这么一提醒,反倒对去香港有了几分期待。
“你打电话来,就是为了说这件事?”
姜宜这才向他提起王山今天来找她的事情,“这件事真的是你安排的?”
那边默了两秒,没有否认,却问:“你是说,他今天在楼下堵你?”
关窗
姜宜简单地将今天的经过告诉陈书淮, “......我告诉王山,如果再找过来,我就会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