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结束,他才真正有时间投入工作,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代码和数据流,他沉浸在逻辑和数据的世界里,仿佛这样就能暂时屏蔽掉那些扰人的情绪。
“邢工,”数据团队的大海探头过来,“上次让你帮忙看的数据清洗脚本,我们这边优化了一下,你再看看?”
“好的,”邢宇接过平板,放大代码仔细看了几行,指着其中一段:“这里的冗余判断可以去掉,我觉得用哈希表映射效率会更高。”
“还有这个异常值处理,”他点了点屏幕,“可以考虑加一个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来识别离群点,比单纯设定阈值更鲁棒。”
寥寥几句,直指关键,大海茅塞顿开,连声道谢离开。
一直忙到临近中午,邢宇摘下眼镜做了套护眼操,和大家一起找了个空会议室开个午餐会。
智驾组的同事们难得聚在一起,总会聊些二手八卦、工作难题和周末趣事,气氛还算轻松。邢宇不时回应两句,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手机屏幕,暗着的,没有任何新消息。
小叶举着块夏威夷披萨,有些愁眉不展:“宇哥,最近收到几个用户反馈,说我们 AT6 和 G90 那两款车,夜间和雨天的 AEB(自动紧急制动)好像有点过于灵敏,误触发了几次。”
“还有就是,在一些光照剧烈变化的路段,比如进出隧道,LKA(车道保持辅助)偶尔会失效几秒钟。”
“低光照和恶劣天气下的目标识别确实是个难点,传感器噪声会增大。”邢宇放下手里的汉堡,思索片刻,才缓缓说出自己的想法,“目前的方案是不是过于依赖视觉了?可以试试增加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数据权重。”
他看向小叶,噙着笑开口,“待会儿可以把那几个 case 的原始数据和日志发我一份,我下午帮你看看。”
“至于车道保持辅助的问题,”邢宇继续道,“我记得目前的模型的有效性是可靠的,你可以考虑在数据层面做更强的光照泛化处理,比如用 GAN 生成更多极端光照条件的训练样本。”
小叶听得连连点头,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谢谢宇哥,我待会儿回去就试试看。”
邢宇摆了摆手,刚准备继续吃饭,旁边一个负责测试的同事突然叹了口气,“唉,咱们那个‘灵犀’项目,现在到底什么情况啊?”
“绿洲那边一直没动静,好几个礼拜了,我听说上面已经在接触其他合作方了,咱们前期投入不会打水漂吧?”阿俊接下话茬,啃了口鸡翅,表情有些无奈。
这话一出,桌上原本轻松的气氛顿时有些凝滞,参与项目的几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几分担忧。
“我听说,这次是绿洲内部的问题,毕竟上层意志很难改变。”
“可惜了,他们之前的方案其实还挺有亮点的。”
邢宇啃着汉堡,没有打断他们,只是安静地听着。
“不会的。”直到谈论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他才擦了擦手,笃定出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绿洲的团队很有能力,我相信他们能解决内部问题。”他环顾了一圈众人表情各异的脸,继续说道:“大家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尤其是我们负责对接的部分,接口协议、数据规范这些,都再仔细排查一遍。等中期需求评审会开完,很可能就要准备接手绿洲那边的后续工作了,别到时候手忙脚乱。”
几个原本还在抱怨的同事互相看了看,觉得邢宇说得也有道理,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相信绿洲科技,但总归他们都是普通员工,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可以了。于是几人也默契地不再提这件事,很快转移到其他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