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 / 2)

骆白:“低于两百名,辱没我的名声,弄死你们哦。”

周昊海\骆金败于强权下,苦巴巴滚去学习。

骆白在旁一边监督,一边和骆来宝并躺看《大闹天宫》。

自从看见猴哥英姿,宝哥心中就添了颗朱砂痣。

.

.

西岭村各户蔗农家里注定无法平静。

狂喜者少数,捶胸郁闷、无奈懊恼者居多。

尤以心志不坚,中途变更合同导致错失高收益的蔗农最为心痛。

村支书家中,老爷子磕着烟杆,眼皮子没抬半下。

大儿夫妇俩毫不在意,欣喜若狂,闻听食糖价格飙升至4850每吨更觉老爷子高深莫测。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要是当初没听老爷子的话,哪来现在高收益?

糖价百分之五的价格,那就是之前蔗糖价格的三倍!

田地里原本只能卖7000块左右的糖蔗,才过个把月,立刻能赚近两万块。

请听神明的话  郭通达猛地一拍大腿,长叹:“老骆啊, 你这儿子了不得。”

骆父谦虚:“没啥了不起, 天才都这样。”

郭通达:“……”失敬了天才他爸。

捻着数据表边缘不时爱惜的摩挲着, 郭通达叹息道:“骆白说的没错,我们的确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如果我们跟市场接轨,掌握市场的变化, 就能因此随机应变, 绝对不会出现现在的困境。”

骆父赞同:“掌握市场供需, 以便确定来年种植产量, 维持市场稳定,保证农作物价格上下起伏不大, 而且方便我们寻找到市场供销渠道。过去农民埋头一味种植,从不担心销售渠道,现在环境变了, 需要主动。”

郭通达若有所思:“我们太被动不, 应该说,全国的农民都很被动。我猜, 这种情况应该不止发生在种植业身上, 还有养殖、畜牧等等。农业种植和养殖、负责对农作物进行加工的加工厂以及销售市场, 竟然毫无联系。一旦出现意外, 这条链就会立刻绷断, 最终导致农民、工人和商人损失惨重。”

当然损失最大的就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农民, 他们埋头劳作整年, 到头来血本无归, 便可能是家破人散的下场。

骆父点头,到底是习惯顾全大局的人,此时脑海中已隐隐有了个雏形。关于农业改革的方向,心中有了曙光。

冷静下来后,郭通达想起骆父刚才说的,来自于唐镇的那条市场供销渠道。他拧紧眉头,提醒骆父:“老骆,你那位妹夫介绍的渠道,如果我没记错,你说是来自于八屏市。”

骆父:“是这样没错。”

话音刚落,他已然反应过来。

八屏市在北方,距离糖都不远。去年糖都制糖业受重创致使今年减产的事情,那食糖供销商不会不知道。北方供不应求,他来南方收购,还故意压低价钱,这就不厚道。

这些供销商人都有个嗅到铜钱味的狗鼻子,内部消息知道得比普通人快。八屏市来的食糖供销商恐怕也早就得到内部消息,明知食糖涨价还故意压低价钱,这人品就有问题了。

在商言商,利益至上,但也需讲求道义。

而唐镇,也不知道知不知情。

倘若知情,还坑了自家亲人……心思未免歹毒了些。

郭通达思及胡淑蓉和唐书玉今天一番不饶人的行径,不禁摇头,稍稍提醒骆父:“今天,你那位外甥女自己撞破头,反过来冤枉骆金。要不是我刚好看见,骆金的名声就彻底坏了。”

骆父沉下脸,面无表情,他想到的远比郭通达多。

唐镇和骆从诗什么样子,他一清二楚。自己养出条白眼狼,自己受着,两家也早就断了联系。

这么多年没走动,唐镇突然好心替他搭桥牵线,必定有利可图。骆父不觉得奇怪,利益才是最牢靠的合作条件,但他没想到唐镇会直接坑西岭村的所有蔗农!

当他从郭通达那里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