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跑什么啊,这食堂的菜又不会长腿跑了,这帮年轻人上完班都不累吗?”
张跃进摇摇头,又是感慨,又是羡慕。
他才不跑呢,等会儿到了食堂随便挑个人少的队伍排队就行,反正食堂的菜就没有不好吃的,不管买什么菜回去,家里的傻小子们一个赛一个吃得香。
想到这里,张跃进脸上不由得露出笑来。
自从开了新食堂,相同面值的饭票能买到两倍份量的菜,他就经常打饭带回家。
两个儿子不仅吃得香,还吃得饱。菜里油水大,顶饿,不用像以前似的用许多的窝窝头、杂粮面馒头来骗肚子。
傻小子们没再成天喊饿,不必像以前似的把家里大部分钱花在黑市买粮上,张跃进家里的财政压力骤然一轻。
张跃进脸上多了笑容,皱纹也展开了,认识他的熟人都说他现在看着比之前年轻多了。
能不年轻吗?以前成天担心养不活家里两个饭桶,天天愁眉苦脸,现在没了这个心理包袱,自然心情舒畅。
想到这里,张跃进不由得笑了。
多亏有煤矿人家,多亏矿上把饭店收走,逼得贺老板不得不转而开食堂。虽然矿领导这事儿干得不地道,可结果真是弄拙成巧,给大伙儿造福啊!
忽然打了个喷嚏的巩副矿长:???
这时,张跃进忽然听到熟人喊他。
“老张,慢慢悠悠磨蹭什么呢?”
张跃进一看,是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同事,对方从后方一路跑上来,累得直喘粗气。
张跃进悠悠哉哉地说:“急什么,食堂就在那儿,又不会长腿跑了。”
说话间,同事已经超越了张跃进,遥遥扔下一句:
“可是今天食堂有豌豆黄!”
张跃进:!!!
豌豆黄是食堂最近新开发的菜品,或者说餐后点心。
小小一块,澄黄细腻,吃起来滋味浓郁而香甜,像是将一整个春天都咬入口中。
豌豆黄的原材料便宜,不过是豌豆和白砂糖,但做起来着实耗费工夫。
豌豆黄有两类,一类是粗豌豆黄,豌豆在砂锅中去皮焖烂,熬成稀粥状后加石膏水搅拌。
另一类则是细豌豆黄,相比于粗豌豆黄,细豌豆黄做起来就麻烦多了。
从一麻袋的白豌豆中挑出上好品相的豌豆,要颗粒饱满,色泽纯正,再用石磨将豌豆去皮,用清水洗净后,泡上三遍。
接着,用专门的铜锅烧水,将泡好的豌豆放入其中,小火慢炖,直至锅中豌豆呈粥状,带着原汤过细箩筛,去除杂质和渣滓,然后又重新倒入铜锅中,加上白砂糖,用木铲反复翻炒,直到炒好的豆泥从木铲上缓慢下淌,呈现堆丝状后,这才出锅,倒入模具中晾凉。
煤矿人家一向做菜细致,即使现在成了食堂,也依旧保留着这一特色。
因此,食堂在制作豌豆黄时,采取的便是细豌豆黄的做法。
虽然做起来步骤繁杂,相当麻烦,但在口感上的提升却是再对吃没有追求的人也能品尝出来的。
粗豌豆黄味道甜沙,但吃起来口感粗粝,能明显尝到豆皮和没煮烂的豆子。
而细豌豆黄的口感细腻柔和,入口后温温柔柔的在舌尖上融化,蕴含的豌豆香气绽放在口中,味道纯净而自然,给人一种简洁质朴之感。
因此,当豌豆黄首次在食堂出现后,立刻就被识货的人们抢购一空。
去得晚了的人们,就只能从别人口中得知豌豆黄的极致美味,被勾起满心的向往。
豌豆黄好吃不好做,食堂不是天天都会做这道点心,隔三差五才会做一次。
越是吃不着就越想吃,来食堂吃饭的人得空就问,什么时候上豌豆黄。
服务员们也不确定,这得看后厨的安排,厨师们要是忙不过来,就不会做费工夫的点心。
毕竟,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厨师们可以做三大盆的菜了。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