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1 / 2)

有人给乌城的亲友写信,请他们代为问候煤矿人家的好汉老板,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亲友回信说,煤矿人家我知道,煤矿人家的老板我也知道,但你说的好汉我没听说过。

由此可以想象,当王东文对贺明珠的专访报道刊登在报纸上时,读者们看到好汉老板由男变女时,所受到的巨大震撼了。

某城路边的一家报刊亭。

早起上班的人路过报刊亭,捏闸刹车,单腿支地,将五分钱递给报刊亭老板。

“给我来一份早报。”

老板却没反应,目瞪口呆地盯着手中的报纸。

急着上班,客人又催了一遍:“老板,早报!”

老板终于注意到报刊亭前面停着的客人,但显然他的意识还飘在遥远的地方。

他颤抖着声音说:“饭店老板,怎么会是女人?”

客人:???

客人:!!!

客人有种不祥的预感,追问:“你说的是哪个饭店老板?”

报刊亭老板的眼神缓缓移向客人,视线却不聚焦,像在看他,又像是透过他看向远方。

“煤矿人家的老板,居然是女的……”

客人急了,跳下车,自己冲到报纸摊前,拿起一份早报。

翻开报纸,在显著位置有一篇报道,标题写着《巾帼不让须眉,少女老板智擒通缉犯》,客人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震惊过后,他一目十行,快速地读下去。

“……通缉犯洪某流窜多地作案,多次持枪作案,抢劫杀人,手段凶狠残忍……在公安机关的围捕下,洪某逃窜至郝家村,伺机对村口一家名为“煤矿人家”饭的店进行抢劫……”

快速略过前面案情介绍,读到关键内容,客人的语速慢了下来,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

“煤矿人家老板、十六岁女中学生贺明珠,凭借过人胆识和智慧,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了该名潜逃一年半的通缉犯,为维护社会治安立下大功……”

他像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重复了一遍关键词。

“煤矿人家老板?”

“十六岁女中学生?”

“贺明珠?”

客人缓缓抬起头,和同样陷入震惊无法自拔的报刊亭老板面面相觑。

这时,又有人来到报刊亭,同样掏出五分钱,要买一份早报。

老板僵硬地收下钱,将今天的早报递给了新来的客人,梦游般说道:

“那个抓住通缉犯的饭店老板,居然是个女中学生……”

新来的客人反应激烈:“什么???!!!”

没过多久,报刊亭前面围了一圈的人。

大家状态相似,手里拿着一份今天的早报,先是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反应过来就拉着周围的人疯狂输出。

“你听说了吗?那个饭店老板居然是个女的!”

“他不是退伍老兵吗?怎么会是女人?!”

“什么退伍兵,人家是中学生!”

“一个女学生单枪匹马把拿枪的通缉犯给抓了?骗人的吧?”

“我不相信!好汉老板会是女的!他怎么会是女的,他怎么能是女的呢?!”

“是谁说他和饭店老板是同年兵,还互相搓过背?给我站出来,我今天就要打死这个骗子!”

“其实这个老板是武术世家吧?不然一个小姑娘怎么打得过抢劫犯?”

“哎,你不上班拿着介绍信去哪儿?”

“我现在就坐火车去乌城!我要亲眼看看煤矿人家的老板是不是女学生!”

王东文的报道火遍了全国,一时间洛阳纸贵,刊登了这篇报道的报纸一份难求。

印刷厂连夜再版,该份报纸创下了销量新高,报社领导笑得合不拢嘴,对王东文赞赏不已。

与此同时,乌城的两家煤矿人家也迎来了新的客流高峰期。

冯解放和曹全安分别镇守一矿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