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发觉我把他的胳膊抓得太紧了,急忙松开。一阵悉索过后,只听“哧”地一声,一道细小的火光出现在眼前,就着这道光亮,我看见那火把就跌落在脚边的便将它拾起递给胤禛,于是,火把重新燃起,光明重现密道。
胤禛收好了火折子,要过了火把用右手举着,又朝我伸出左手道:“皇姐,小时候都是你牵着我,这回也让我牵你一次吧。”
望着眼前“小大人儿”那诚挚的目光,我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觉心头熨贴得很,刚才那场惊吓的“后遗症”都被这一句话给治好了。
“快点儿,发什么愣呢,来不及了!”胤禛催促着。
“就你急!”我一面用假嗔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感动,一面将手递给了胤禛。
就这样,弟弟牵着姐姐,在火把的指引下,穿越了无数个老鼠和蟑螂的“阵地”,终于到达了出口处。这出口处与入口处的设计毫无二致,还是得爬软梯。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这次往上爬要比下来的时候顺手一些。
在胤禛的接应下,我手脚并用地爬出了洞口,双手叉腰才喘了两口气,听到身后又传来一阵轰响,转身一瞧,只见刚才爬上来的洞口已被一口石棺覆盖,心里顿时一阵发毛:敢情我们刚才是从棺材底下爬出来的!再朝左右看了一看,还好,棺材就这么一口,左边却有一个供桌,供了好几排的牌位。
出于好奇,我上前瞄了两眼:只见摆在最高层有两块牌位,其中的一块上书“故显考艾公之神位”,该牌位的右下侧刻了卒年“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左下侧竖着一行“孝女莪奉祀”;与这块牌位并肩的另一块上则刻着“显妣艾博氏吉雅之神位”,右下侧刻的卒年为“顺治六年十二月初八”,左下侧也同样是竖的一行“孝女莪奉祀”。
看来这是一对夫妻,俩人没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看上去这两人的感情不错,妻子仅过世一年,丈夫就跟随西去了。我又瞄了一下其他两行牌位,这一瞄不要紧,刚才“恩爱夫妻”的结论完全被推翻两行共有十五个牌位全都以“庶母”开头,而奉祀之人也同样是“孝女莪”也就是说,这位“艾公”生前有十五房小妾,精力可真够旺盛的!
“皇姐,别看了,快走!”胤禛站在门口朝我挥手。
“来了,来了!”暂时告别了“艾公”和他的“妻妾们”,我出了房门,这才发现这里居然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小院子,出了院门便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有一条依稀可辨的小径通向林子深处。我和胤禛就沿着这条小径穿过了林子,眼前刚现出一片光亮,就有一阵木鱼声夹杂着诵经声传入耳内,抬眼望去,面前出现了一栋歇山顶房子,看样子是胤禛所说的“庙”。果不其然,绕到前面一看,这个庙的香火还挺旺盛,前来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殿内殿外都是烟雾缭绕的。我们继续前行,穿过了两进院子才终于出了寺门,回头一瞧,只见门楣上挂着金闪闪的一个竖匾,上头写着 “万寿寺”三个大字。
“走啦,走啦!”一马当先的胤禛大概发现我没跟上,又折身回来,边使劲儿拉我边催促,“庙还不都一样,有什么好看的?出了这条胡同就是集市,那儿才真好看!”
胤禛没诓我,这条胡同的尽处确实是一条热闹的大街,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汇聚了南北方各种特产,饭馆里所挂菜单上所写的菜名也是全国各地各种风味的都有,街边更有各种小摊儿,有卖小吃的,卖糖人儿的,卖金鱼的,卖小猫小狗的,卖古董字画的等等,应有尽有,很有点儿京城前门大栅栏的范儿,然而,跟大栅栏不同的是,这里来来往往的人都来自全国各地,虽然他们都操着官话,但那口音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的。
我和胤禛瞎逛了一通,带出去的散碎银子很快就化成了他手上提着的大包小包这小子逛街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看什么都觉着好奇,新鲜,什么都想买,恨不得把整条街都搬回行宫去。
“唉呀,别看了,走吧!”我拼命拽着胤禛的胳膊,试图将他拉离卖蛋壳画的小摊儿。
“等一下,等一下!”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