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嗯”了一声,似乎对苏麻喇姑的回答非常满意,又对我道:“禧儿,在佛前跪了这半日,可有悔悟?”

“有!”我赶紧答道,“在佛祖面前,听着佛经,禧儿深深地认识到老祖宗您责罚得对,我先前的做法是错的,辜负了老祖宗,皇阿玛,还有顾师傅的寄望和教诲。”

“好,你能认识到这一点,这半日算是没白跪。”孝庄笑着频频点头,又对康师傅道,“孙儿啊,你看,我罚过禧儿了,她也认识到自己错了,你就别再生她的气了。”

“皇阿奶……”

“禧儿这孩子好奇心重,这一点还不是随你?”孝庄不等康师傅开口,立即又接了话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带她回去后,可别再吼她了,好好跟她说,再过几天就是除夕家宴,到时候我要宣布禧儿的终身大事,别让孩子不开心,不然我可饶不了你!”

“孙儿遵命!” 康师傅颇为不甘答应了孝庄的要求,随后用严厉的眼神盯了我一眼。我知道他其实余怒未消,但老太太的话他不可不从命,不然,可就是他不孝了。

我心中暗乐,但面上不敢表现出来。阿弥陀佛,孝庄,老祖宗,您简直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

作者有话要说:  这“情”字可真难写。。。

☆、尘埃落定

康师傅的“圣旨”是用来镇臣子和万民的,孝庄的“懿旨”是用来镇康师傅滴!

“说说吧,这些乱七八糟的书,你都是从哪儿弄来的?” 回到南书房,康师傅果然依着老太太的话,强压着心头火,勉强心平气和地开始问我话。虽然他的脸上还是彤云密布,但我也不敢在这时候要求他“微笑服务”。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班第只说了一本《□》,却原来康师傅早已将我的书架扫荡了一遍,我所拥有的全部“□”《□》,《西厢记》,《欢喜冤家》,《隔帘花影》,全被他搜刮到南书房了。《□》是那次去盛京祭祖时,佟妃偷偷放我出去玩儿时买的,《西厢记》是我委托永绶帮我淘的,《欢喜冤家》和《隔帘花影》是我从永绶那里“永久强借”来的能搞到这两本书是相当不容易的,为此永绶还特地做了标记在书的最后一页上,都盖着他的藏书印章。如果康师傅已经翻阅过的话,他应该一早就知道这两本书的来源了,永绶八成是保不住了,那本《□》的来历,倒还可以胡诹一下,无论如何,不能拉佟妃下水。

“怎么了?说话呀?”康师傅鹰隼般的凌厉目光在我的脸上逡巡,眼底蹿动的火苗忽隐忽现。

我腆着笑脸,“呵呵”了两声道:“时间隔太久,有点记不清了,我得想想才能说清楚。”

“嗯,是得好好想清楚。”康师傅竟然笑着微微点了点头。“不过,你可千万别想岔了,我不但很想让你开开心心过完除夕,也很想让你之后的每一天都开开心心的,但是,要是你自己不愿意,那我也没办法不是?”

我心内着实瑟缩了一把,康师傅这是在警告我呢!老太太这回的护身符果然只能保到除夕夜!

永绶,亲爱的哥哥,看样子,我只有把你供出来了,你是男孩子,又正儿八经地练过功夫,被打几下的话,应该能挺住吧。

“想清楚了吗?”康师傅仍然微微笑着问道。

“想清楚了!”我赶忙点点头,指着《欢喜冤家》和《隔帘花影》交代道,“这两本是从永绶那儿借的……”又指着《西厢记》,怯怯地道,“这个是我让永绶帮我买的,《□》是我自个儿出宫上街的时候……买……买的。”

“就这些?”康师傅似乎还有怀疑。“再仔细想想还有没有顺手藏在别处的?”

“没有了!”我赶紧摇手又摇头,很认真地道,“都在这儿了!”

康师傅紧盯了我两秒,眼中的疑问才逐渐消退下去,拿起《□》交给我,吩咐道:“去,到那边的炉子,把它一页一页地给朕烧干净了!”

我“哦”了一声,接过书,蹩到炭炉旁,将《□》一页一页地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