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伟嘴上说自己会很忙,但看他神态明显能感觉到,他很是享受着这种忙碌。
毕竟能亲手建起一家大型钢铁厂,这份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过了一会儿,姜德亮和姜德恒买酒回来了。
晚上吃饭时,姜力和詹玉敏才从姜德恒口中得知姜沁当选科学院学部委员的事。
尤其詹玉敏,高兴得不知怎么才好了。
自家宝贝闺女获得这么高的成就,比她自己当选学部委员还要兴奋。
高兴之下,詹玉敏一口气干了两杯白酒,还要干第三杯时,被姜沁拦了下来。
老太太岁数不小了,这么喝万一喝出个什么了,可咋办。
太吓人了!
饭桌上,姜沁又说了她和付绍铎会继续读研究生的事。
全家都支持他们,姜德伟甚至说不是超出年龄,他都想再去读个研究生了。
“大哥,你想读研究生,可以读在职的。我上次听陆教授提过,现在我们学校开始招收在职研究生,年龄没有限制。”
“真的吗?”
姜德伟对姜沁所说的在职研究生非常感兴趣,询问了好一会儿。
可惜姜沁所知实在有限,她答应跟陆教授联系,再详细询问下。
后面聊着聊着,话题从大人身上挪到了孩子们身上。
最受关注的就是姜航和姜媛的学习情况。
姜航读小学和初中时,小学是五年制,初中二年制,因此他下半年开学就要读高中了。
原本高中也是二年制,不过现在恢复到了三年制。
于是姜航要多读一年高中,82年参加高考。
姜媛比姜航小三岁,上学时因为身体不太好,晚了一年才上学,因此今年才读小学四年级。
相比下,姜媛的功课要少很多,而姜航则要忙得很。
他本以为自己刚参加完中考,还超常发挥考出一个好成绩,考上了京市最好的高中,这个假期可以轻松一些,能松口气。
哪想到于凤佳给他找了一大堆卷子,还有高中一年级课本,让他暑假期间就学起来。
姜航简直欲哭无泪。
不过于凤佳给他卷子时,说得也在理。
他考上的是最好的高中,云集了整个京市最优秀的学生,如果不提前预习,开学后肯定会被落下去的。
要想比走在别人的前面,就要多吃些苦。
现在吃得了苦,将来才会甜。
姜航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心里有抱怨,但还是乖乖地按照于凤佳的安排,每天预习高一课程,并且做大量的卷子。
大家的话题自然更多的放在刚考上高中的姜航身上。
“对了,你们看没看前天的人民日报?”
姜德伟忽地问。
姜德恒点点头,姜德亮和姜沁都摇头。
姜德伟继续说:“前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大领导的文章,大领导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观点。”
姜德恒也看了那篇文章,此刻附和道:“我们华国的科技水平如今在很多领域都领先世界,教育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能跟上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提供大量优秀人才。”
姜沁这会儿觉得自己记忆是不是有些错乱。
大领导的确发表过这样的文章,不过不是在1979年,而是在几年之后。
而现在,这篇文章提前了,是不是因为她的穿越,造成了蝴蝶效应,导致了很多事情没有按照原本的轨迹运行。
不过令人欣慰的事,她目前给华国带来的改变,全部是好的。
一顿饭吃完,姜沁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
付珊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姜沁想问问她和贺杨山的事,但是看时间太晚,也就没去打扰她,等明天再说。
第二天早上,姜沁也没找到时间,因为她一大早还迷糊着就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