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以后都不提我了?”

姜德恒哈哈一笑,“说是不提,还能真不提?种子是你发现的,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你,光把我一个人的名字写上去,那成什么了。要是那样,这书我不用写了。”

“对了,你看看里面的内容,都是我针对新型种子特点总结的经验。这一批种子种类太多,我担心农民同志们一时半会的闹不清楚,耽误了播种时间就不好了。就编了这本书。”

姜沁又随手翻了几页。

一本书薄薄的,并不厚。可见新型种子实在太好栽培,并没有太多注意事项要编写在书里。

“我把这本书,每个地方农技站都配发了一批,让他们再继续往下发。对了,我路过东安农场的时候,那边的人还问你的情况呢。不是一个两个,是好些人都来问我。小妹,你在农场人缘可真不错。”

姜德恒与有荣焉地说。

东安农场是全国第一个试点,也是他直接的合作对象,先前他就曾经去考察过。

这次再次去,他没想到农场的人说得最多的一句,竟然是问小妹的情况。

自家小妹在那边到底是有多受欢迎,认识她的人很多,关心她的人也很多。

姜沁抿唇笑了笑。

她能看出二哥的好奇,不过并不想解释。

有些事情解释起来太麻烦,而且也没必要。

“二哥,东安农场可是我带了三年的地方,那边你一定要照顾到位,拜托了。”

“你还不放心东安农场?那边种植新型种子可是走在全国前列,是第一个。他们那边人均收入年收入已经达到了两千块钱,当然是把粮食折合成货币后。不过这也很能说明问题了。”

现在粮食不让买卖,国家统收统销,不过多出来的粮食可以自家吃,也可以和其他人换东西用。

两千块在目前的华国来说,是个很大的数字了。

相当于一个人月收入将近170元,对农村家庭来说,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

好些农村家庭一年都攒不下来这个数。

工厂里的八级工,也不过才挣一百出头而已。

“我在农场那阵子,大家别说吃肉了,吃上精细粮都是奢侈。现在能丰衣足食了,可真好。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全国都会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姜德恒注视着正在说话的小妹,看着看着,他有些恍惚。

眼前的确实是自己的小妹,一样的眉眼一样的脸型,可是他却总觉得自己似乎看到了另外一个人的影子。

独立出来的,不属于小妹的影子。

不过这种感觉一闪而过,很快被姜德恒抛在了脑后。

“你说得对,咱们今年全面铺开种植新型种子后,老百姓们都能吃饱肚子了。”

姜沁望着他,忽地问:“二哥,你说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国家下一步要做什么?”

姜德恒愣了一下,随即道:“你是想说,工业?”

“对,是工业。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不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都离不开工业。工业的强弱,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强弱。所以,国家很快会放手发展工业的。”

姜沁道。

“这个我也感觉到了,最近很多大型工程都在陆续开工。不过,小沁你突然提起这个,不会是想让我改行去搞工业吧?这个可真不行,隔行如隔山那。”

姜德恒连连摆手,那样子似乎真怕姜沁建议他改行似的。

“你一个好好的农业专家,我干嘛要劝你改行,现在这个岗位多舒服呀。”

舒服到以后都没啥事来烦心,反正有超级种子在,不管咋种都是大丰收,不管啥恶劣天气都不怕。

农业专家以后都没活干了,提前退休。

“那你是想…”

“我想让大哥从教育部出来,从事他的老本行去。”

姜沁一句话,姜德恒当场愣在那里。

姜德伟本科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