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个个眼眶通红地去找姜沁,把自己的成绩告诉给她。

要不是有姜沁的书,还有她押的题,他们三个哪有可能过体检线,哪有可能上大学呀。

听到他们都过了体检线,姜沁也为他们高兴。

成绩下来,几家欢喜几家愁。

过了体检线的是少数,大部分都没能考上。

分数少得可怜,好些人连200分都没考上。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分数,毕竟十年没拿过书本了,想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捡起来,哪有那么简单。

最后,整个东安农场过了体检线的,不过十七个人。

一百多人报考,最后只过了十七个,比例已经不算高。

即便如此,在周围几个农场中,东安农场已经算是考上人数多的一个了。

这十七个人当中,有好几个都是当初从姜沁那里借书看的人。

可以说,要是没有姜沁的书,东安农场过了体检线的人数得砍半。

三天后,所有过了体检线的考生,集体去市里体检。

别的农场都是自己想办法去,姜沁这边,市里直接派了车过来接。

一打听,市里说是省里交代的,说姜沁的事必须特事特办。

市里派来的是一辆大车,东安农场其他考生也借了光,一起坐车去市里体检。

他们坐着大车舒舒服服的,看着车窗外其他农场坐在拖拉机上的考生,那种优越感就甭提了。

第211章 填报志愿

体检就在市第一人民医院。

周边各地方的考生都要到这里来体检,姜沁他们到达人民医院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等在这里。

看到姜沁从车上下来,不少人都认出了她。

实在是姜沁太有名气了。

高考时每次都是全考场第一个交卷的,大家想不认识都难。

再加上她高考考了全省第一名,拿了个满分的成绩。

全国几百万的考生,能拿到满分的估计也就这么一个。

太了不起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姜沁太漂亮了,漂亮到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夺人眼目的地步。

不管男同志还是女同志,都在往姜沁那边看。

女同志大大方方看看看,男同志则偷偷摸摸地看。

视线落在姜沁身上,再移向旁边高大帅气的付绍铎时,女同志们一个个羡慕的不行。

看模样就知道两人是夫妻,人家有这么帅气的丈夫,再看看自家那个…

有丈夫或对象的女同志,立刻在心里对比起来。

然后越比越觉得自家那个得扔。

男同志们在看到付绍铎后,一个个默默地收回视线。

人家有丈夫,没自己啥事。

体检很快开始了。

因为知道这群人都是准大学生,医院的大夫和护士对待大家态度都非常好。

他们将来可是要走上国家的各个领域,发光发热的。

体检内容并不多,量身高体重,抽血,看看视力…

一个多小时后,东安农场的全部考生都完成了体检。

大家伙吃了午饭,坐上车往回返。

经过一路漫长的颠簸,终于回到东安农场时,所有人都跟散了架一样。

姜沁揉着酸麻的腰,对付绍铎道:“早知道就坐火车了,比坐车舒服些。”

付绍铎伸手帮她揉着腰,“你呀,等到坐了火车,你一样得嚷腰疼。”

他太了解她了。

姜沁不说话了,上次坐火车去市里考试,她的确说腰疼来着。

后来还是付绍铎帮她按摩后,才舒服些。

车终于停下,姜沁和付绍铎下了车,两人特意绕到前面跟司机道了谢,然后才往家的方向走。

刚走了两步,远远地有人大声叫着付绍铎的名字。

“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