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2 / 2)

这对文哥儿来说没有区别,翰林院也是文哥儿的重要根据地,他可是在这儿长大的!而且庶吉士们正好平时在翰林院上课,课程一点都不紧张,正好拉到编辑部干活。

京官可没有地方官那么多油水可捞,翰林官更是穷得叮当响还要孝敬前辈。

比如逢年过节喜事丧事都要请领导写文章给“润笔费”,这是少不得的传统开销。你写诗文跟前辈唱和必须是免费的,你想要前辈为你动笔那你可得花钱!

所以今年新一批的庶吉士一选出来,文哥儿就跑去庶常馆开启春季招聘活动。

年轻人们,来干活吧!

这可是户部少有的割肉!

看看我们这活儿,专业又对口,工作又有意思,还能拿过了明路的双倍薪资和额外奖金,可谓是不贪不腐而家用足!

文哥儿这么一宣传,别说庶吉士们心动了,连许多没什么家底的低品翰林官都心动了。

他们就是在翰林院苦苦熬资历的,俸禄低得要命,正经差使也没有,每天无所事事聚在一起修书聊天。像李东阳他们这样熬出头的又有几个?感觉一辈子都无声无息地蹉跎在翰林院里了。

文哥儿这人的煽动力太强,以至于这次编辑部招聘一天不到就满员了。

张灵他们的编制也被文哥儿从鸿胪寺那边要了过来,只不过他们是从九品的鸿胪寺序班变成从九品的翰林院待诏,根本无人在意,两个衙署之间对接一下就完事。

反正都是平时没什么事、只需要待在官署里等皇帝宣见的闲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