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1 / 2)

很快地二甲以上的卷子都被挑了出来。

徐溥和刘健在这些卷子之中单独挑拣出十份红圈最多的优异答卷。

这十份答卷得在明日一早的读卷仪式上拿到御前读出全卷。

到时候再由朱?v樘这位名义上的主考官亲自从中挑选出状元、榜眼、探花。

这三鼎甲的名字由朱?v樘御笔亲题!

三月十七日是个天清气朗的好日子。

早朝之后朱?v樘摆驾文华殿宣见读卷官。

读卷官早就在文华门外候着了等到文武百官东西序立、朱?v樘正式升座读卷官才依次捧着答卷入殿进行读卷。

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有趣,毕竟读的大多数都是歌功颂德的文章,有时候皇帝只会听上一两篇就让读卷官不必往下读了。

要是遇上特别难搞的皇帝(比如明武宗),甚至可能直接就不出面主持这些他认为很无聊的仪式,随便内阁怎么拟定名次!

朱?v樘是个很给文臣面子的人,主持的两轮科举都老老实实地听完全程,这次也不例外。

他端坐御座之上听着读卷官依次读卷,面上没有半点不耐烦之色。

其实他心里也一度很厌烦这些繁文缛节,不过这次他还是挺期待的,准备看看自己能不能从这十份卷子里准确听出文哥儿的答卷。

能考过会试,文辞上理当不会相差太远,这些能被读卷官一致认可的一甲候选人更是如此。

就没有文章写得差的。

朱?v樘也没试过看文章识人,不知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甚至都不知道文哥儿的卷子到底在不在这前十之列,所以他脸上什么都没表露出来,一副对每篇文章都很感兴趣的模样。

读卷官每读完三篇,读卷仪式就会中场休息一会。

这时候三份答卷已经读完了,朱?v樘捧起茶喝了一口,觉得这三份答卷都写得不错,水平肯定是到家的,只是没有让他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听了这么久也有些累了,好好歇了一会才让下一位读卷官继续。

下一位执卷上前的读卷官是元守直。

元守直才四十出头,眼下正当壮年,光是从仪表上看就很有优势。

他展卷读起了手中的答卷,嗓音清正有力,语调更是抑扬顿挫,听得朱?v樘都微微坐直了身体。

这文章听起来很有意思。

不仅针对题目给了恰当的建议,歌功颂德也不像别的卷子那么千篇一律,听起来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乏味犯困,反而想让元守直一直给念下去。

元守直把全卷都念完了,朱?v樘还莫名地有点意犹未尽。

可是等到元守直念起第二份卷子,他又没了刚才那种津津有味的感觉。

朱?v樘微微一顿,隐约猜出了点什么,却不动声色地听读卷官们轮流上前把十份答卷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读完。

读卷仪式结束,朱?v樘面前的御案上已经摆好十份答卷。

百官与读卷官依次退至文华门外,只留下内阁五人于文华殿内等候朱?v樘御批一甲三人的名字。

朱?v樘命人把十份卷子拆开一看,那份让他最为喜爱的答卷上果然写着文哥儿的名字。

他眉头动了动,抬眸瞧了眼静立在下首的徐溥等人,又把几份答卷轮流拿起来看了眼,最终提笔把前三甲写了下来:分别是浙江王守文、北直隶陈澜与南直隶朱希周。

陈澜文章中正平和堪为榜眼。

朱希周这名字他颇为喜欢,定为探花再好不过。

这三人长相也是颇为出众的,绝对不在貌寝之列。

至于剩下的七份卷子,朱?v樘沉吟片刻才笑着对徐溥几人说道:“这位湖广李永敷,当为二甲传胪。”

到这里皇帝直聘工作算是正式结束了,余下的全部交由徐溥他们来决定。

徐溥会意地上前接过御批的一甲名单与余下的七份卷子。

这前四的名次就定得很均匀,有南北直隶各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