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2)

文哥儿掰着指头算了算,自己目前四舍五入算它个两岁好了,就算跟天资过人的学神型人物杨廷和一样十二岁就能参加科举,那也还有十年。

文哥儿做完这道简单的计算题,抬起头两眼熠熠地望向他爹:“十年!三品!”

爹你可以的,冲鸭!

王华:“…………”

王华伸手揉了揉他目前还软嫩嫩的脸颊,淡淡笑道:“就算我到时候真的能升到三品,你早早占了名额,你二哥怎么办?”

文哥儿一下子陷入为难之中。

堂堂三品官,居然还不能加塞个儿子吗?

这不科学!

“攒钱!”文哥儿拧着小眉头思索了半天,掷地有声地宣告自己的打算,“买!”

王华:“…………”

手有点痒,想揍儿子。

作者有话说:

王华:这些花钱进国子监的纳贡生,败坏学风,垃圾!

文哥儿:买!

*

注:

①杨廷和生平:参考明史

②科举资料:参考论文《明代科举制度研究》和网络公开课《科举与中国文化》

第24章

此时的王华对自己的仕途还是挺有信心的。

无他与他共事的可都是谢迁、杨廷和、李东阳这样的存在。

哪怕他相比其他几人资历稍浅些,好歹也是状元出身,又被选中修《宪宗实录》,怎么看仕途都有望更进一步。

等《宪宗实录》修完他在翰林院也干满九年了。按照明朝升迁的惯例他可以正式出翰林院任别的实职到那时候才是他一展拳脚的机会。

只不过就算王华对自己再有信心,听到儿子这种蹭不到名额就买名额的想法还是让他额头青筋突突地跳。他微微一笑对文哥儿说:“我这段时间也忙完了该开始教你读《中庸》了。”

文哥儿脸上开心的笑容一下子僵住。

文哥儿试图挣扎一下:“有先生,有先生!”他都已经有老师了诶,为什么在家还要读书?这难道是一个普通小朋友该承受的吗?

王华道:“我又不教你经义只是教你识字断句而已。难道这么简单的东西,还要你先生从头给你教起?他们若是知道你连读都不会读肯定会嫌弃你太笨。”

王华又趁机给他重温谢迁和杨廷和的光荣履历。

反正归纳下来就是,你瞅瞅人家,你瞅瞅人家!

文哥儿:“…………”

可恶,他爹说得好有道理竟没有办法反驳。像谢迁、杨廷和他们这样的天才人物根本不可能从识字断句教起杀鸡焉用牛刀!

文哥儿仰头瞅着他爹煞有介事地对他爹作出评价:“鸡刀!”

王华一开始没反应过来把这话在脑子里转了两圈才明白文哥儿讲的是什么意思:杀鸡不至于用谢迁他们这些宰牛刀,只需要他这把宰鸡刀。

王华:“…………”

这小子小小一个连骨头都还是软的打是打不得的骂他他还听得一知半解他这个当爹的也拿他毫无办法。

真棒,又是父子俩相互伤害的一天√

虽说王华冷不丁就加课,文哥儿还是接受得很快。

有学《大学》的经验在,学《中庸》也不是多难的事,也就是提前预习一下以后的科举必读教材而已。

他跟着他爹读顺畅以后,还背着他爹带金生一起研读谢豆送的状元笔记,准备偷偷学点他爹没讲到的内容,这样他爹就没法摆出一脸“诶?这你都不懂什么意思?算了小孩子不懂就不懂吧”的气人表情。

跟着文哥儿偷偷加练的金生:“…………”

一时竟不知道他们小官人是懒还是不懒。

不过能多学点东西,对金生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自然按着文哥儿的意思没有声张,背着王华他们偷偷学习。

当然,小孩子这鬼鬼祟祟的动作哪里瞒得过大人的眼睛,乳娘很快把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