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儿子才三岁,能懂什么?能记住这么多已经够聪明伶俐了!
朱?v樘憋了一晚上,第二日才终于在和几位阁臣聊政务时问了出口:“诸位爱卿知道什么是‘活切头’‘蜂采蜜’吗?”
徐溥等人:?????
还是丘?F很快反应过来,眉头突突直跳。
这不是他平日里闲着没事和文哥儿闲聊,偶尔提了一嘴的科场舞弊花样吗?他在国子监当过几年祭酒,不免在监生和同僚们那儿听说许多花头。
去年看文哥儿那么关心他哥应试的事,他便随口与文哥儿说起过这些作弊手段。
难道是文哥儿跑去太子面前胡说八道了?
丘?F说道:“臣听说过。”
朱?v樘闻言立刻看向丘?F。
太子到底年幼,说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只哼哼唧唧地说什么“切卷子,切卷子”“这个采采,那个采采”,朱?v樘听的云里雾里。
看来是丘?F平时给文哥儿讲过这些科场内幕!
徐溥三人也不由看向丘?F。
要说在座诸人谁最了解那些个没甚用处的偏门知识,那肯定就是丘?F了。瞧他一个理学大家,还跑去学人写戏曲,就知道这人私底下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爱研究!
丘?F只能给朱?v樘几人讲解了一番。
对于给别人科普这件事,丘?F还是很有热情的。
早说你们想听啊,这玩意我脱稿都能讲上三天三夜!
丘?F讲着讲着就上头了,跟文哥儿那样从考前讲到考后,每个作弊手法都不带重样的。
……听得其他人看向丘?F的眼神都古古怪怪的。
这小老头儿一天到晚都在琢磨什么?
尤其是这什么“活切头”“蜂采蜜”的,听得人头皮都发麻了。
咱派那么多人在考场外千拦万拦、在考场里一对一盯得那么紧,结果到了考后弥封、誊录、对读这些环节动点手脚,就能让学识过人的考生落榜、不学无术的考生榜上有名!
这事儿谁听了不气愤?
朱?v樘更是忍不住直接骂道:“真是岂有此理!”得知好端端的科举居然有这么多见不得光的腌?H事,他心里气闷不已,不由问丘?F,“丘爱卿说的这些舞弊手段可是确有其事?”
丘?F老神在在地说道:“不过是市井传言而已,臣也是道听途说,并不清楚是否真有其事,兴许这些事发生在宋元之时也不一定。若非陛下问起,臣也不会拿这等腌?H事来污了陛下的耳。”
朱?v樘松了口气。
可没等他这口气松完,丘?F又补充道:“据传永乐年间解文毅公为主考官,见同乡刘子钦连得解元、会魁,有心‘提点’刘子钦让他得个三元及第,结果刘子钦断然拒绝。解文毅公见此子如此不知好歹,便决定‘提点’另一位同乡。”丘?F娓娓说道,“想来考官若是存了私心,考前泄题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解文毅公就是传说中的大明才子解缙,他和他选出来的状元曾?ざ己艿弥扉Φ南不叮?每次谈诗论文就要把他们拉出来遛一遛、夸一夸。
丘?F又给朱?v樘举了别的例子,诸如宣德年间山东乡试考官授意弥封官换掉考生卷子、成化年间顺天乡试誊录生割考生考卷等等。
这些事都是有记载可查,除却解缙那段试图搞“人造三元及第”的传闻外都是被朝廷明文处置过的案子。
所以或许不是所有花样都有实证,可也并非不可能发生!
丘?F洋洋洒洒讲了一通,讲得所有人都沉默了。
殿试本来就是走个过场的事,主考官“提点”后辈这种事不算太新鲜,倒也不必特意拎出来讲。
还有你不是道听途说吗?怎么讲着讲着又变成科普真实案例了!
不过即便大伙心里有再多的想法,都不好摆在明面上来讲。这可是科场舞弊,丘?F都摆到明面上来说了,他们除了跟着骂以外还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