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文哥儿执意要念,丘?F便随他去了。
一本书念了过半,文哥儿就闻到了外面飘来的饼香。
文哥儿吸了吸鼻子,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兴冲冲地问:“您蒸了‘阁老饼’吗!”
丘?F骂道:“什么‘阁老饼’,一天到晚净瞎扯!”
文哥儿才不管那么多,直接把书一搁,拉着丘?F去看“阁老饼”是不是已经能吃了。香软可口的阁老饼,蒸久了可就不软和了!
作者有话说:
老丘:你身上有他的烧鹅味……
文哥儿:?
*
注:
①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出自《礼记》
-
②存天理,灭人欲:
这个观点二程、朱熹、王守仁他们都陆续或归纳总结或注解沿用
他们说的“去人欲,存天理”,类似于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主体应该是学者自己……
像朱熹是这样注解的:
【人之一心,天理存,?t人欲亡;人欲?? ,?t天理?? ,未有天理人欲?A?s者。?W者??要於此?w?J省察之。】
【故?W者必??先克人欲以致其知,?t?o不明矣。】
【??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道夫曰:「莫是克去己私以明天理,?t仁自然熟,?x自然精?」曰:「此正程先生所?^『涵?B必以敬,?M?W在致知』之意也。」】
这些话的主体针对的对象都是“学者”或者“自己”
可惜大概是自己做起来实在太难了,所以很多人都拿去要求别人了(bushi)
第191章
文哥儿吃得肚皮饱饱还要摸着肚肚和丘?F感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一点不难!”
这是出自《论语》的话,孔子对着那种“整天吃得饱饱的却从来不动脑子”的家伙感慨“真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难矣哉)!
孔子表示你哪怕下个棋都比无所事事不动脑要好!
好好的劝诫的话愣是被他胡诌成“一点不难”。
丘?F:“…………”
丘?F把王六岁撵走了。
王六岁溜达回家告诉他娘自己在外头吃饱了就径直回房习字去了。
赵氏得知文哥儿又跑外面蹭吃蹭喝,很无奈地让人别备文哥儿的晚饭了。对于这种事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一点都不觉得稀奇。
与此同时宫中的朱?v樘夫妻俩留寿宁侯一家吃家宴,心情都很不错。
寿宁侯张峦年底病了一场,本来御医都觉得凶多吉少结果有个御医说是从一处医案上看到过相关的病症,冒险给张峦用了药。如今寿宁侯张峦已经病愈了再没有几个月前的虚弱模样。
据那御医谢恩时的自陈,这事竟还和文哥儿有点关系。
都是因为文哥儿这两年时不时去太医院讨点医案看,所以御医们写医案、看医案的劲头特别足。
且文哥儿常年在翰林院与丘阁老家看书,找到太医院没有的医案也会叫人抄一本送过去光是这两年里头就往太医院的藏书处里搜罗不少新医案。
医术这东西既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御医们都这把年纪了行医经验还是有的时常分析不同的医案、积极与同僚们探讨交流,无形中又把他们的经验发挥出了最大的用处。
当初通政司的人瞧见这道谢恩折子就只有一个感觉:怎么又是你?!
王家这位小神童可真是人还不在朝堂就已经在朝堂中留下诸多传说。
太医院的御医救了寿宁侯一命跟他一个在翰林院读书的小娃娃又有什么关系?偏他就是让那位获得奖赏的御医谢恩时都带他一嘴!
朱?v樘当时看了御医的谢恩折子,本来是要赏一赏文哥儿的,叫刘健给拦下了,说文哥儿还小,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