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来个广而告之,他还能怎么拦着?
说不准他拦下了反而有更多人好奇这事儿,都想瞅瞅文哥儿到底写了什么来着。
所以,这小子到底写了什么?!
王华找到了正在认认真真编摘要的文哥儿。
文哥儿写着写着就感觉一片阴影朝自己覆笼过来。
他抬头一看,黑黑的,臭臭的,是他爹的脸!
文哥儿乖巧喊了声“爹”。
王华绷着脸说出了父母常用语录:“你还知道我是你爹?”
文哥儿眨巴一下眼,一副不知道他爹在生什么气的无辜模样。
王华信他才怪。
王华直接拿过文哥儿那份已经收集了好些个修改意见的奏本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王华的脸色就变得有点古怪。
昨天他去看他爹,发现老爷子脸色不太好。他关心地问了几句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偏又还得好好筹备今天经筵讲学之事,只能先作罢。
现在看来……
王华问:“你昨天把这奏本拿去读给你祖父听了?”
王状元不愧是王状元,一开口就问到了点子上。
文哥儿道:“我们家祖父年纪最老,所以我想去听听他的意见,他也答应给我点评的。谁知道他听了不仅当场反悔不给我点评,看起来还很想打我一顿,”他振振有词,俨然觉得自己很为自家亲祖父考虑,“我不想让祖父背上为我言而无信的骂名,只好自己先跑了!”
王华:“…………”
所以说,他爹怎么就不狠狠心真打这小子一顿呢?
作者有话说:
谢迁:建议自己打
王华:……孩子还小
文哥儿:就是,就是!
*
今天早早的!
今天的二更肯定活蹦乱跳!【信誓旦旦你
*
注:
①施文用改名:出自《戒庵老人漫笔》
【弘治时,吴兴笔工造笔进御,有细刻小标记云:「笔匠施阿牛。」孝宗见而鄙其名,内传以小名对,敕易名曰施文用,至今犹然。】
皇帝嫌弃名字粗俗,亲自给改名!
-
②孔子对孝的看法: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说是孝顺不仅是“能养”,给口饭吃,养畜生也差不多能做到,所以人的孝顺除了物质以外还需要尊敬。
至于“色难”,大概就是“始终和颜悦色、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得”。
【这话感觉拿来评价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差不多,很多人养孩子大概只能做到“能养”(x)
第163章
文哥儿汇总了李东阳他们修改意见精心修好自己人生中第一本奏本,把自己编出来的摘要夹带进去,揣上它直奔通政司。
由于文哥儿经常往来于各个官署之中,平时不仅经常闲着没事满长安街跑现在还出去摆摊代写书信是以他这张脸还是很好认的人人都知晓京师有这么个小神童。
知晓文哥儿是来投递奏本的,便有人把他领进了通政司中。
文哥儿上次过来只在门口看了看碰上元守直就立刻忘了踩点的目的直接跟着人元守直往回走了。
现在他跟着大伙往里走,才发现官署和官署格局都差不多,只是陈设稍有不同各个直舍也别有名目而已。
通政司是朝廷的喉舌,同时也是朝廷的耳目意思就是“管进也管出”。
各方奏本一律由通政司递进,朝廷各种公文也一律由通政司抄发,包括六科廊房那边送过来的朝廷邸报。
所谓的六科廊房,就是负责和吏、户、礼、兵、刑、工对接的监察审核机构六科廊房给事中有权利对内阁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