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种不靠谱的孙子,王老爷子也只能……跟着文哥儿一起去拟租山合同。
文哥儿一下子拥有了一块地(虽然只拥有短暂的耕种权),心情澎湃不已,哒哒哒跑过去绕着地看来看去,甚至绕着田埂跑了两圈,才高兴地跑回赵渊他们面前,热情地向赵渊介绍了自己种“百家米”的宏大构想并积极提出邀请:“您今年有空闲吗?能帮我管这块地吗?”
没等赵渊回答,里长就在旁边搭腔:“有空,他有空的,他可太有空了,小官人你就放心吧,别说种百家米了,就算你想种千家米,他都能给你种出来。”他说着还给赵渊猛使眼色,让赵渊赶紧答应下来。
就赵渊家里那点地算什么,他可以安排十个八个村民去帮他种得妥妥当当,赵渊只需要把小神童留在他们村里就成了!
听文哥儿的说法,他以后还会带别的读书人来玩儿,一个两个不是国子监的学生就是顺天府学的学生,且他们爹大都是当官的!
瞧瞧,不仅文气来了,官气都来了!
这叫里长怎么拒绝得了?
必须得把小神童想种的庄稼伺候好!
赵渊:“…………”
里长都这么说了,他还能怎么办?
而且他本身就喜欢种东西,自然对文哥儿吹嘘的“百家米”计划很感兴趣。
两边直接把田地和人手都定了下来,要是接下来还需要更多人手,也可以直接由赵渊在村里请。
由于离收租日还挺远,文哥儿连钱都不用掏就顺利把契约揣进了口袋。
倒是王老爷子把带在身上的钱都花出去了。
他租的是一大片山头,怎么都得先给点钱。
祖孙俩一个看着自己的山,一个看着自己的地,心情都欢畅得不得了。
脸上的欢喜表情瞧着简直是一模一样的。
等他俩终于乐够了,转头瞧见对方那满脸的傻笑,顿时又相互嫌弃起来。
老的直摇头说“就这么小一片地也值得你这么乐呵”。
小的也不甘示弱地回了句“就这么小一片山头也值得你这么乐呵”。
最后都心满意足地揣上契约回城去了,准备等天气更暖和些再过来玩耍。
作者有话说:
祖父:糟心孙子!
文哥儿:糟心祖父!
*
震惊!居然有人更了一万字!不是三千字,不是六千字!而是一万字!
呜呜呜!这么努力!
*
注:
①古代女人一直生:一直到建国初,很多家庭都还是这样一直生一直生,记得我们祖父母外祖父那一辈,大都至少五六个兄弟姐妹,中间还有些是夭折的,唉。
建国初的计生宣传就有过这样的说法:坚持避孕少生孩子,可以把女人从家庭解放出来。
-
②辣椒是茄科植物,我搜了搜茄子的种子,看起来居然蛮像的
第156章
祖孙俩回到家文哥儿就蹦蹦跳跳地跑去跟他祖母讲他们已经签了契约的事。
对于这飞速的进展,岑老太太简直惊到不行,看向王老爷子的眼神颇有些埋怨。
小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你们说要去租地才说了几天啊?还不到两天吧?今天出门一趟就把租赁契约带回来了有你这么当祖父的吗?小孩子不晓得货比三家你难道不晓得?
王老爷子略有些心虚,不过想到那边的景致腰杆又重新挺直了。他说道:“那边山好水好等我在那建个余姚那样的竹轩,再带你过去看看,一准你也会喜欢。”
这些年儿子孝顺的钱他都没花难得碰上这么合心意的地方,怎么都得好好布置一番邀些人过去相聚赏竹。
左右又不是要住的,竹轩就地取材随便搭一下,能遮阳挡雨就成了,费不了多少钱。
王华回到家得知祖孙俩不仅把契约签了还准备继续往里投钱一时有些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