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1 / 2)

伙计听了极为佩服,不愧是三岁就入翰林读书的小神童,连不花钱都有这么个文绉绉的说法。

文哥儿:“…………”

这个真不是他想出来的。

谁能想到明朝大家都还不搞免费营销策略呢!

有伙计捧场,文哥儿的代写摊子刚支好就开张了。

他仔细问起伙计要在信里讲什么,组织好语言给伙计念了一遍,问伙计有没有听不懂或者觉得不对的地方,没有的话他就这样写了。

伙计本来还真有点担心写得太深奥,自己看不懂不说,哥哥那边收到信也看不懂,现在听文哥儿念了一遍,他便高兴地说道:“都懂,都懂的,就这样写!”

文哥儿便沾了墨一笔一划地给伙计写起家书来。

无非就是讲讲家中父母的情况,希望兄长看到信后能回来看看。

文哥儿把写好的信给了伙计,转头一看,摊子周围已经围了不少人,都是周围游荡的闲汉或者往来叫卖的小贩。

瞧见一个小孩儿在这边支了个摊子,大伙都凑过来看看热闹。

这么小的小豆丁,写起字来还得踩到凳子上才够得着他那写字摊子,怎地还出来学人卖字了?

真够稀奇的啊!

左右这个点没什么人进店买文房四宝,伙计便拿起文哥儿帮忙写的家书帮忙吆喝起来,说是代写家书不要钱,不是真正需要写的不要来凑热闹。

大抵是所有人都爱炫耀自己懂得多,伙计还特意给众人解释起那手写招牌上的“免费”两个字。

他语气那叫一个抑扬顿挫,讲得那叫一个有板有眼,压根看不出他刚才才从文哥儿知晓这么两个新鲜字。

自古以来大伙都是爱听新鲜事物的,“免费”一词很快不胫而走,没多久功夫就从街头传到了街尾。

不少游手好闲的帮闲听到消息过来凑热闹,见是这么小一娃娃,都起了逗弄的心思。

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帮闲往文哥儿对面的空位上一坐,说道:“你帮忙写东西真的不要钱吗?那我要给我相好的写一封!”

周围人显见都认得这人,闻言顿时都窃笑起来。

这人父母死得早,根本没成亲,平时可谓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他自己也没甚长远打算,攒了钱便去寻那些藏在穷街窄巷里的暗娼快活几天,没钱了再出来寻摸点赚钱的活儿干。

他那相好的就是个窑姐儿。

一个是什么活都得接的臭帮闲,一个也是什么活都得接的穷暗娼,都是对以后没啥指望、过一天算一天的人,就这么穷酸地处着呗。

都是一条街上的,彼此自然相互认识,是以那长着络腮胡子的帮闲这么一说,周围人自然哄笑起来。

文哥儿没想到第二笔生意就有人故意来挤兑自己。

不过他既然想好了来大街上摆摊,便是不想只抄圣贤书上的之乎者也。

文哥儿没理会众人的取笑,他把小身板儿坐得越发端正,绷着一张小脸提起笔认真询问:“你平时唤她什么呢?写信最开始就得写上称呼。”

那帮闲见文哥儿还真认真发问,倒是一下子哑了,脸色那笑嘻嘻的促狭表情都收了几分。

只不过窑姐儿哪有什么值得写到纸上的称呼呢,别说她们家里不一定会专门给她们起独属于她们的名儿,便是起了她们也不好意思在这种行当里用、

大抵都是看听那些有名气的名伎取个名号唤作“花想容”,她们便学个“阿花”“阿容”。

更多的,她们想不出来。

便是想出来了也不会有人记得住。

倒不如不想了。

“唤她心肝?”那帮闲搔搔后脑勺,想了半天才想出这么个称呼来。

这还是两人胡混时随口学人喊的。

众人听了“心肝”二字,又是一阵哄笑,倒把那存心来戏弄文哥儿的帮闲笑得有些面红耳赤。

文哥儿还是坐得板正,点着小脑袋表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