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得他们自己争气!
见老丘明显很着急儿孙的教育问题,文哥儿摇头晃脑地给老丘念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
丘?F都不知道他小小年纪的,上哪记来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话。
这道理谁不懂,真碰上儿孙不上进还是会气。
只不过如何教育儿孙这种话题,的确不太适合和个四岁小儿聊。
四岁大的小子懂个啥养儿育女,一天到晚就想着吃饼!
丘?F打发文哥儿自己找书去。
一老一少都没太把这一前一后两首诗放在心上。
天下读书人那么多,哪怕一百个读书人里头只有一个在某天写了诗,那当天也会有成千上百首新诗出现。
这些新诗除了他们自己自珍自爱以外,又有多少人会用心去读?
偏文哥儿和丘?F这两首新诗却是运道极好,竟是在几天之后出现在朱?v樘的案头。
那是元宵佳节,由于去年灾异不断,朱?v樘取消了今年的元宵放假计划。
简称在加班。
而且正常元宵放假是从正月十一日放起,一直放到正月二十日。
也就是说,他加班五天了!
作为大明皇帝,他的工作内容也不算太多,通常只需要拿拿主意就好。
只是一想到今天本来应该轻轻松松过假期,开开心心宴请群臣一起吃饭喝酒观舞赏灯,朱?v樘不免又有些郁闷。
他爹在位时一直风调雨顺,怎地到了他继位就年年天灾不断?
这种情况下加班,朱?v樘自然心情不佳。
于是就有人把京中新鲜趣事送到了朱?v樘案头。
京师正月里头发生的最有趣的事,自然还是王家小神童引出来的。
瞧瞧,又是神童,又是作诗,又发生在翰林院,怎么看都是能让朱?v樘心情愉快的好消遣!
王家小神童与丘尚书这一老一少的诸多往来,理所当然地被底下人贴心地摆在最前头。
作者有话说:
老丘:原来还能这么写诗,我也来一首
老丘儿子:嚎啕大哭.jpg
*
第一更!今天!五月啦!
取之于文崽,用之于文崽,多棒!
这么早更新!必然有二更!求浇灌鼓励!
*
注:
①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出自民间俗语
还有很多版本,讲得都挺有道理
1.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2.公卿自有公卿禄,儿孙自有儿孙福
3.儿孙自有儿孙福,何用爷娘置马牛
感觉别给儿孙做牛做马最适合劝人(bushi
-
②元宵假期:前面说过的,参考《明会典》
-
③老丘的儿孙还是有名字的,《实录》有记载他们荫官的事,比如长子丘敦在老丘当礼部侍郎期间去了国子监读书。
但是文里就不写了,免得他们形象受损(住口
第109章
朱?v樘看了这事儿也确实觉得有趣。
不过他更关注的还是屡次被提及的“尚书饼”。
这个老丘真偏心,算下来他这个当皇帝的平时也听他讲学,怎么不把这饼献给他尝尝?
饶是朱?v樘这么不重口腹之欲的人,也还是一次次被文哥儿夸个没完的“尚书饼”馋到了!
说起这事儿就得羡慕唐朝了人每次给朝臣升官朝臣都得热情地献上一席“烧尾宴”敬献皇帝。
可惜即使是繁盛如唐朝这一习俗也不过延续了二十余年,明朝官员们更是支撑不起这样的巨额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