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1 / 2)

谢豆看到文哥儿自然很高兴。

他与文哥儿一同去了邹氏那边,文哥儿先把还热乎着的石子饼分给邹氏和谢豆,接着才神神秘秘地变出一袋子烤豆豆,对谢豆说:“这个是给你的,师祖母咬不动!”

谢豆接过文哥儿递给他的袋子,好奇地打开一看,愣住了。

里头是半袋香喷喷的烤豆子!

谢豆:“…………”

邹氏见孙子表情奇奇怪怪,不由问道:“怎么了,豆哥儿?”

谢豆连连摇头,表示没什么。

文哥儿特意带好吃的过来给他尝鲜,他怎么可以怀疑文哥儿是在挤兑他呢!

文哥儿却是直接凑到邹氏身边,乐滋滋地跟邹氏说道:“那是烤豆豆!”

他说到“豆豆”两个字时分外铿锵有力。

谢豆:“………………”

邹氏闻言先是一愣,接着再看向自家孙子那傻愣愣的表情时便有些忍俊不禁。

文哥儿一点都没照顾谢豆豆的心情,眉飞色舞地和邹氏讲起了王文素家那极具特色的砂鏊来。

据说什么都能烤,真不错!

马上中秋了,也不知他们家烤的月饼好不好吃!

明朝已经有以月饼月果赠送亲友的习俗,寻常百姓家一般会自己做,市面上也有卖各种果馅月饼,做的特别精致,花样特别多,平时几文钱的一个饼能卖出几百文的高价,拿出去送礼特别有面子!

古往今来的商家都很会赚节日钱。

眼下才八月初,文哥儿刚才回来时就看到沿街商铺已经开始中秋节庆预热。

这不就让他惦记上王文素家烤的月饼好不好吃了吗?

中秋当天放假一天,文哥儿都想好怎么过了:到时他直接揣着自家月饼挨家挨户换饼吃去,争取每家尝一块,从早吃到晚!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烤豆豆,烤豆豆!

谢豆豆:?

*

更新!

谁会想到,没有全勤根本不想努力!

*

注:

①石子饼:石头饼,山西汾阳美食,没有吃过,百度找到的(bushi

参考期刊文章《从“汆子”“砂鏊”等方言词看山西汾阳的饮食文化传统》,总感觉里面饼的描述有点奇怪,就随便发挥了一下想象!

②明朝月饼:参考《宛署杂记》明?沈榜

“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第93章

文哥儿正满怀期待地等着中秋到来第二天李东阳却说带他去出个差。

出差地点不远,就在东安门外的四夷馆。

四夷馆是永乐年间成祖朱棣设立的,主要负责研习各国语言,进行各国文书翻译工作目前隶属于翰林院。

四夷馆的官署离翰林院也挺近慢悠悠走个一刻钟也就到了。

最近四夷馆刚忙完两桩大事。

一桩是生员扩招一口气招了一百三十五人,为朝廷翻译人才输送新鲜血液;另一桩就是人多了破破落落的四夷馆官署要翻修一下。

这两桩大事前前后后花了两三个月现在总算是正式收尾了。

翰林院这边想着好歹也算是自己管着的,便派李东阳他们见见这次选送过来的四夷馆新生。

这次选的百余名生员大多在十五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都处于学习能力最佳的年纪学个三年要是能考上四夷馆译字官也算是很不错的出路。

结果今年首辅刘吉增加了一个新规定:这些四夷馆学生以后不允许再走科举途径当官。

也就是说,他们要是考不上四夷馆编制这辈子就算是到头了!

按照刘吉的说法,这是要他们专心学外语,不要三心两意,浪费朝廷每个月给他们分发的粮食。

四夷馆这边也只许他们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