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1 / 2)

文哥儿一听,哼哼唧唧地道:“圣人是哥你要当的,我才不要当圣人。”

他可是听他们祖父吹嘘过的,说王守仁才刚开始念书没多久就口出惊人之语,说自己以后要当圣人!

那会儿王守仁好奇地问塾师什么是“第一等事”。

塾师答:“唯读书登第耳”。

王守仁摇着头说:“登第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为圣贤耳!”

意思是考不考到功名不重要,咱要读书成圣贤!

王华知道后乐到不行,每次王守仁懈怠就拿这事打趣:“你不是说要做圣贤吗?”

王守仁觉得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没想到都这么久了,居然还是被文哥儿知道了。

王守仁道:“当圣人不好吗?你怎么不乐意当?”

这么好的人生理想,文哥儿居然嫌弃!

文哥儿觉得吧,这事儿也不是自己拿来当理想就有机会实现的。

古往今来能出几个圣贤呢?

又有哪个圣贤不是历经千难万险才“成圣”?

他一没有过人天资,二不想艰苦奋斗,干嘛要给自己树立那么宏伟一目标。

相比他哥的远大追求,他的想法就很实际了。

他准备上鞭策他爹和他哥步步高升,下鞭策儿子侄子步步高升!

那么待在中中间间坐享其成的是谁呢!

是他!是他王小文没错了!

超棒!

文哥儿开心得直晃腿,兴致勃勃地和王守仁说起自己的美好设想,说到最后还当起了十分邪恶且特别讨嫌的催生人士:“哥,你和嫂嫂什么时候给我生个侄儿?”

王守仁:“………………”

一开始王守仁的想法是这样的:弟啊,可长点心吧,说话注意点场合,没看到咱爹想揍你了吗?

听着听着王守仁的想法是这样的:是不是该联合咱爹揍他一顿?

有话好好说,没事讲什么生孩子?!

文哥儿叭叭了一通有点口干,捧着茶饮子开始吨吨吨。

结果他吨吨吨完就感觉饭桌上有杀气。

还不止一道!

文哥儿立刻跳下椅子,飞快说了句“我吃饱啦”就撒丫子跑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文哥儿每天早上抵达翰林院还多了个新课程,那就是把自己前一天练的字拿去给吴宽指点,算是把书画课和围棋课都转到翰林院上了。

他偶尔自己看腻了书,还去蹭钱福他们这些庶吉士的课。

庶吉士这些课程算是翰林院的岗前培训项目,由翰林学士亲自授课。

每届科举只有通过庶吉士考核的新科进士才有机会进翰林院,进而针对日后的文官岗位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文哥儿跑去蹭了几堂课,学到了好几种公文的写作模板,偶尔还和钱福他们一起吃饭,听他们天南海北地闲聊。

有天他听榜眼刘存业感慨:“我们还是幸运的,正好赶上庶吉士选拔,像杨前辈他们那一届就是没碰上庶吉士选拔,只能直接选官去。”

文哥儿好奇地问:“哪位杨前辈啊?”

翰林院的人都知道文哥儿有四个学士老师的事,对他都特别友好。

刘存业听他这么一问,便给他讲了讲,说是李东阳的好友兼师弟杨一清,如今正在山西那边任职。

杨一清当年可是有名的神童,他和李东阳一起当的翰林院秀才,后来十八岁便金榜题名,多好的出身啊。

要是当初进了翰林院的话,何必去外地蹉跎这么久?

可惜那年没搞庶吉士选拔,纵然杨一清有天大的名气和再高的才华,都没法考进翰林院来。

这能不能进,全靠的是运气!

文哥儿一听,这位杨前辈居然还是自己师叔!

他们师叔听起来有点倒霉啊!

文哥儿道:“那以后考上进士,岂不是还得去烧香拜拜,祈祷接下来有庶吉士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