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起身,继续爬台阶,直到她感觉疼痛来得越来越密集,才回了春华院。

梅嬷嬷听了素月回话,心说,这傻丫头还真能沉得住气。

她赶紧让人去请秦大夫,又将两个稳婆寻来。

丫鬟们已经被梅嬷嬷教导过多日,此刻有条不紊,烧水的烧水,准备用品的准备用品。

国公夫人和赵曼香都赶了过来。

黎管事一直派人盯着春华院的动静,听说海棠破水了,赶紧打发人去工部请盛怀瑾。

不过两刻钟的时间,盛怀瑾就赶了回来。

梅嬷嬷从产房出来,向国公夫人回禀事情,盛怀瑾拦在前头问:“怎么没听见海棠喊疼?她还好吗?”

“海棠一向坚韧,稳婆叮嘱她,尽量忍着些疼,不要呼喊,省着些力气,回头才好生产。海棠很是听劝,当真咬牙忍着,一声不吭。”梅嬷嬷笑着回道。

“好,没事就好。”盛怀瑾握着拳头,踱来踱去,仿佛这样可以帮海棠一起忍痛似的。

一直到三十日破晓,阵痛的间隙越来越短,且疼得越来越厉害,海棠终于忍不住了,春华院响起了女子呼痛的声音。

盛怀瑾喝浓茶陪着熬了一整夜,听到海棠的喊声,不由得一激灵。

能让坚强的海棠这样凄厉地喊疼,那痛该多难以承受啊?!

盛怀瑾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赵曼香听着也觉得心惊。

但是,一转眼,她看到盛怀瑾满脸心疼,一副恨不得替海棠受罪的模样。

她的心又充满了怨恨。

喊什么喊?!就不能忍着些吗?!海棠一定是故意的,就是为了让世子多疼疼她!

真是可恶!

“宫口开全了,用力,姑娘用力啊!”稳婆的声音也传了出来。

海棠的惨叫,变成了隐忍的呜咽声。

盛怀瑾大步走到廊下,抬手掀开门帘要进去,被梅嬷嬷挡了下来。

他只得走到窗前,不忍听,却又忍不住听里面的动静。

过了一个时辰,海棠还没有生出来。

盛怀瑾急得额头出了汗。

国公夫人也坐不住了,起身也到廊下,焦虑地走来走去。

梅嬷嬷走出屋子,对夫人和世子行礼道:“胎儿比预想的要大一些,又是头胎,难免慢一些,奴婢瞧着海棠似乎没有力气了。”

“去萱和院库房,把那棵老山参拿来,给海棠吊着力气。”国公夫人吩咐一旁的丫鬟。

“那棵千年人参吗?母亲,府里统共只有一根……”赵曼香诧异道。

“东西重要还是人重要?快点去拿!”国公夫人毫不犹豫。

丫鬟飞奔着去了,不一会儿便拿来了整根人参,交给了秦大夫。

秦大夫立刻切下几片,让梅嬷嬷拿进去。海棠含着人参片,精力果然恢复了一些。

之后,秦大夫又切下些人参,吩咐小厨房熬了红糖参汤,命人端进去喂海棠服下。

海棠的精力恢复了许多。

晌午,伴随着有力的啼哭声,一个婴儿呱呱坠地。

稳婆松了一口气,用事先准备好的棉布,将婴儿身上擦干净,然后给他裹上大红的包被,用称钩着襁褓称了以后,把他抱到海棠旁边,让海棠过目。

海棠听说,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皮肤会像小老头儿一样皱皱巴巴的,没想到这孩子肌肤舒展,泛着红色,倒是个漂亮的孩子。

梅嬷嬷心疼地给海棠擦着额头的汗。

“今天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生辰,小主子生得饱满,应该是有些佛缘的。”海棠轻轻摸了摸婴儿的小脸,笑着说。

梅嬷嬷心里一动,点了点头:“去,抱给夫人和世子爷看看。”

稳婆将孩子抱到了门口。

“恭喜主子们,海棠姑娘生下了一位小少爷,七斤八两。”稳婆笑着行礼。

“海棠怎么样了?”盛怀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