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抬眸,对上萧侧妃泛红的眼眸。

这份伤心,不似作伪。

海棠点了点头,没有坚持起身相送。

国公夫人陪着郡王妃和萧侧妃离开了。

萧侧妃出去的时候还在抹眼泪。

海棠疲惫地躺回被窝,思索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梅嬷嬷走了进来:“夫人落下了手帕,我过来拿。”

海棠忙坐起来:“梅嬷嬷,你得空吗?我想问你些事情。”

“什么事?”梅嬷嬷说着,走到床边,坐在了绣凳上。

“我不过是个通房,是贵人们向来不屑的身份。郡王妃和萧侧妃怎么会屈尊降贵来看我?”海棠问。

梅嬷嬷迟疑了一下说:“郡王妃与咱们夫人在娘家时就交好,又都嫁到了京城,向来亲厚。郡王妃待世子爷和亲儿子差不多,如今世子爷有了第一个孩子,郡王妃自然会多关爱几分。”

这么说也有道理。

“之前郡王妃热心为我推荐大夫,也是这个原因吗?”海棠问。

“是啊。世子爷一直没有子嗣,夫人忧心,郡王妃自然知道,便帮着夫人排忧解难。”梅嬷嬷回答。

“可是……郡王妃为何待少夫人却不亲热?”海棠单刀直入地问。

梅嬷嬷神色一顿,让素月去门口守着。

见海棠一直注视着她,她只得轻咳一声说:“少夫人不投郡王妃的眼缘。”

“梅嬷嬷,您能多给我讲讲郡王府的事吗?若再见到郡王妃和萧侧妃,我也知道该怎么说话行事。”海棠求道。

梅嬷嬷犹豫了片刻,终于开口:“郡王府子嗣不旺,郡王妃膝下有一女,远嫁外乡了。郡王世子其实是萧侧妃所出,因为郡王府就他一个独苗,所以,郡王爷就请封,让他做了世子。”

“郡王妃膝下只有一个爱女,怎么舍得让她远嫁?”海棠问。

梅嬷嬷看了海棠一眼,不由得暗自叹气,这个丫头,总是一下子就能找出她话里不合理的地方。

不是个好糊弄的。

“这件事,向来没有人敢议论……”

“求梅嬷嬷告诉我,我不会与人议论。”海棠求道。

“唉,皇命不可违啊。”梅嬷嬷叹息。

“是皇上赐婚?”海棠追问。

梅嬷嬷点了点头。

那确实没有办法。

“不过嫁得再远,两三年应该总能见上一面。”海棠垂首道。

“怕是这辈子也见不到了。”梅嬷嬷用帕子沾了沾眼角。

“怎么会?!”海棠诧异。

“她嫁去了北幽。”梅嬷嬷迟疑了一会儿,终于开口。

北幽?!那是大梁西北的邻国,北幽胡人多以游牧为生。

“怎么会?那……那不叫嫁人,那不是和亲吗?”海棠惊诧不已。

“按说,应该叫和亲,皇上封了表小姐为长平郡主。但是,你可曾听说过长平郡主?”梅嬷嬷幽幽地问。

海棠摇了摇头。

封宗室女为郡主,和亲北幽,这是国之大事,按理她不该没听说过。

“在以前,都是咱们大梁压制着北幽,北幽要向咱们大梁示好进贡。可如今……如今咱们大梁哪里有银子跟北幽打仗?国公爷镇守着,能不让北幽打过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咱们还要送女人到北幽和亲,皇上觉得十分丢人,自然不愿意声张。”

梅嬷嬷神色黯然。

海棠明白了些。

说起来,当今皇上也有些倒霉。自从他登基以来,天灾不断,不是大旱就是大涝,什么蝗灾、冰雹、冻雨、地动,几乎是轮番上阵。

一有天灾便会歉收。

老百姓活不下去,皇上为了民生,为了政局不动荡,只能减少赋税徭役,还得让户部拨银子赈灾。

一来二去,国库空虚,国力衰退,四周的邻国开始蠢蠢欲动,尤其是北幽。

“那时候,郡王妃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