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百姓欢欣,又不知打何处听来秦恒公主曾有一番救夫壮举,无不羡赞“好一对神仙眷侣”。更是有人将大理寺卿转恶为善归为秦恒公主的功劳,得一片赞同,秦恒公主祥瑞之名可谓扎根于百姓心底。
因此大理寺卿与秦恒公主乘轿自出宫到归府这一路,众多百姓跟于轿后,竟比成亲那日还要热闹。
而大理寺卿与秦恒公主则在下轿以后,齐齐向百姓深鞠一躬,叫百姓颇为受宠若惊,大理寺因此名声转好。
除了大理寺受益,郭牧的民望不出所料攀上新高峰,并且因审案及救大理寺卿有功,短短十数日便又进爵为子,成子爵法吏,风头丝毫不亚于大理寺卿。
与上述二者相对,刑部与安国公被百姓骂惨,声名大跌,对安国公不利的流言四起,刑部亦受波及。
就在此时,刑部侍郎卫儆抛却自尊,领一帮刑部官吏挨家挨户给百姓磕头认错,承诺会整改刑部,往后一心为民,倒是让刑部民望稍有回升。
安国公本想有样学样,可惜大理寺突然请上,欲在罗梁等人行刑结束后于大理寺立即三堂会审安国公,叫安国公没心思糊弄百姓,不得不赶紧一边准备对付大审,一边加急寻找金山。
转眼间,定案提冤日已过。所谓提冤日,即是为避免冤假错案,每一案结后皆有七日可申冤。只消有一人肯为凶犯申冤,有理有据即可让定案重新待审,若无理取闹则申冤者获罪。
七月十日,罗梁与袁缤将于午时游街示众,于午时三刻在菜市口斩首儆众。
秦京已有多年无此曝刑,若非为了儆诫那些暗地里拐卖女子少童者,以及某些仗势欺人的贪恶官吏,周霖一般不会选择让血腥污了百姓之目,助长残暴之风。
奈何有时不杀鸡儆猴,猴永远不知底线何在,不知“收敛”二字如何写,恐怕某些人仍想着等风头过去重建官闾。不知一会儿刑毕,他们可会心中藏惧?
此次监斩官出身刑部,之所以让刑部操刀,是因为大理寺好不容易在百姓心中留下些好印象,若很快就与残暴狠戾联系在一起,未免有种白忙一场之感。于是秦帝将监斩一事交给刑部,正好让刑部戴罪立功,刑部不得拒。
第83页
将至午时,周霖着一身便装,独自向菜市口走去,彼时已有乌泱泱的人群集聚,议论纷纷。
实不知百姓何故热衷于看犯人被斩首,明明见证死亡算不得什么好事。
“唉,也就这时候觉得活着真好。”
忽有一声感叹落于耳边,周霖凝思,倒莫名理解了一二分。
他并未往深处去,且收敛气息,隐没在人群的末尾,勉强能看见远处细小如豆粒的刽子手。
很快,囚车在刑部官差的看押下缓缓驶来,囚车上两个戴着枷的犯人神色大相迳庭,一个平静放松,一个惊恐绝望。惊恐者佝偻着身躯,全全是不敢抬头,而平静者昂首挺胸,竟平添几分豪气。
罗梁大大方方扫视四周,轻易捕捉一道身影。
他与他四目相对,无声似有声。罗梁想起周霖借郭牧之口道出的回答“即便真有那一日,舍生之人怕也不会减少。不过,能对步入死地者伸出援手之人应是会不少”。罗梁不禁轻轻一笑,以眼神询问周霖:不去施以援手吗?
对此,周霖闭目,无声答之:不必,有些恶逃得过法,却逃不过因果报应。
“多谢。”
微风中惟这二字飘飘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