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问:“二奶奶没孩子,要不,我绣幅观音像?”
冬儿忙道:“奶奶性子爽利,喜欢些鹰啊鹿的。”
莒绣才说完也觉不妥,万一二奶奶没生养是因为身子不好,自己绣个观音岂不是瞄准了心窝飞刀子。
想明白的她,立刻对冬儿道:“是我想岔了,多亏有你提醒。冬儿,谢谢。”
冬儿背对着她,一面擦台面一面道:“小姐客气了。”
到了夜间,二奶奶那边果然让小丫鬟送来一匣子香粉并十颗小香丸。
冬儿收下,问过莒绣:“姑娘,今晚可要试试?”
莒绣反问道:“你会用这个吗?”
冬儿点头,从架上取了熏香炉下来,又从旁取来了收纳盘,里边摆着几样铜制工具。
冬儿见莒绣凑上来,便放缓了动作,用香勺挖了些香粉,慢慢往莲花香篆里填,填好后,取掉香篆,铺在香炉底部的乳色香灰上,便出现了一朵漂亮的黄色莲花。
冬儿取了一支线香,在蜡烛上点燃,然后点在莲花底部。这香里应当加了助燃的东西,一沾到香尖,一缕烟便冉冉升起,好闻的甜香味弥漫开来。
冬儿移开香,安上炉盖,用灰扫将香篆上的余粉清扫干净,再是香勺。
冬儿一面归置一面教莒绣认物,莒绣笑着道谢。
不怪贵人们个个喜欢,这香确实好闻,沁人心脾。
姑娘已经梳洗过,又是个喜欢独处的性子,冬儿自觉退了下去。
莒绣看了会书,觉得困意比往常来得早些,便打算吹了灯歇下。她转身看到那香炉,想想那匣子,要用得长久,还得俭省些,便起身用香铲将莲花扒开个道,如此,香再燃上一会就会熄掉。
许是这香熏得人舒服,第二日,莒绣竟起晚了,待冬儿来叫她,方才清醒。
匆匆梳洗赶去请安,老太太脸色又不好看,连一向得脸的菡萏都挨了骂。
姑娘们都忐忑,一会少爷们要来请安。鼠姑顶着老太太怒视安排她们出来,到了外间小声道:“姑娘们都回去吧,一会还要去学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