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3 / 3)

座椅背好在高,恰恰可以让人的头靠上去。吴维以安静睡觉时脸色难得的平静,没有那种认真感、责任感、质量感停留在脸上,是的,此时的他什么都没思考,什么都没忧虑,看上去就像变了一个人。说来也怪,同样一个人,同样一张脸,只因为神色的细微变化,却让人有重难以言语的感觉。

陆筠低下头去,安静地想:车子颠簸得如此厉害还能睡着,他真的是累到极点了。

一直都知道吴维以是那种难得看不腻的男人。第一眼看英俊漂亮,第二眼看更加英俊漂亮的男人。五官完美,轮廓分明,脸型简直无可挑剔;长眉斜挑入鬓,鼻梁高挺,皮肤还是白皙的,白皙得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常年从事野外工作。一个人漂亮与否,很多时候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人怎么保养皮肤都那么糟糕,有些人天天素面朝天依然明亮动人。

好容易驶上一段还算平整的路,陆筠终于松了口气。手一伸,从包里翻出那一沓资料看起来。

开车是毕希古,平时也比较熟悉,说话也完全不见外;他从后视镜看到她翻着资料,哈哈大笑:“小姑娘,你跟吴一个样,什么时候都在看书学习。”

陆筠晃了晃手里装订好的一沓资料:“早上出门时吴总让我把这份地格拉姆地区地质环境调查报告带上,让我先看看,然后总结了告诉他。这么厚一沓,还全英文,全篇的专业词汇,不多看几次怕理解出现问题。”

毕希古一头雾水:“吴忽然让你看这个干什么?”

谈话声让前座另一个人也注意起来,钱大华回头看一眼,有点诧异:“不是水电站库区的地质调查报告?”

“不是,是整个格拉姆东部地区,也是整个西北边境省的中间地段的调查报告。报告很老了,数据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不过总是可以看看。更近的找不到了。”

钱大华看一眼熟睡的吴维以,点点头:“他凡事都比我们看得远一些,可能这报告中可能有些地方恰好值得注意。这也是领导的基本素质。”

实际上陆筠什么都没有看出来。五十多页的文章是规中规矩的数据信息,包括山脉高原的岩体断层分析。念书的时候学过水文地质学,读起来没有什么困难,专业名词都明白,看着看着,渐渐明白吴维以让她看这些资料的用意。

读到一半时车子又开始颠簸起来,抬头一看,车子正在以极低的速度拐弯,视野范围内的山道上散碎了一地的石块土壤残缺树枝,应该是被清理过了,虽然不够彻底,但车子开过去不成什么问题。左侧的山体上露出了惊人的缺口,褐红色的土壤和岩石在一片绿色中显得刺眼;山道另一侧的是斜坡,青草倒伏的方向为滑坡事件做了一个完美的脚注。

颠簸惊醒了吴维以,他定一定神,观察了窗外和路况,说:“停一下车,我们下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