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半路,谢召玉在腰间摸了摸,才问道:“我的玉佩呢,是不是落在待客所里了?”
她拉着谢召玉的手,镇定自若地说:“在我这里呢,借我玩两天,过段时间再还给你。”
“你玩那玉佩干嘛?”
“我自有用,你就先别管了。”
......
一回到平凉,唐兆宁就组织矿工们和士兵们一起去采购生活用品,大家再次上了山。
在矿工们开采矿石的同时,唐兆宁还让马凤山和柳秀秀下山去打造炼银炉,她直接把炼银炉建在山上。
这样一来,开采出来的矿石就不用背下山,而是直接就可以在山上炼制纯银。
唐兆宁开挖的地方正好是主脉矿,里头的银矿时纯度极高,十几天的时间里,就炼出了五百多两纯银。
但是她还是觉得进度太慢了,又问谢召玉借了笔钱。在平凉,还有隔壁几个县城大量招募矿工,工钱依旧比外头劳工要高。
本来这个地方的平民平时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现在有了唐兆宁招募矿工,一下子解决大量百姓的生计问题,众多年轻劳工都来唐兆宁的矿场干活儿。
对于矿工,不管是男还是女,只要能够干活儿的,有力气的,唐兆宁都招。
大黄山的矿场营地越来越大,一个月的功夫,矿工的人数就达到了一千五百人。
为了维持管理,唐兆宁又从谢召玉那里借来五十余名训练有素的精兵,让他们负责管理矿工。
唐兆宁这边规模越大,自然引起了洮州银场局的注意。
银场局派了三名提督官过来查看情况,询问这个银矿场的主要负责人是谁。
唐兆宁出来道:“矿场是我的,我之前已经给你们寄过申请开采的文书了,你们一直都没回复。”
三名提督官到每个矿洞里都看了一番,之后给了唐兆宁两份文书,让她签字画押。
一份是,若是矿洞坍塌导致死人,唐兆宁全权负责。
另一份是,她炼制出的所有原银数量,必须如实上报银场局。并且原银只能卖给银场局,不可私自打造银锭,另外还要按成交税。
唐兆宁细细看了两份文书,最后签字画押。
两个月后,距离过年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唐兆宁的银矿总共炼制出了两千二百三十三两的原银。
她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于是和三名提督官说,她要带着原银去洮州的银场局交易。
因为唐兆宁所带的银子多,官府这边派了一百余人的队伍进行护送。
赵衍也来了,说自己奉县令之命,来护送唐兆宁去洮州。
大早上的,谢召玉在军营门口送唐兆宁,对她道:“路上小心点,换完银子就快点回来,别在外头瞎逛。”
唐兆宁将几份文书折叠得整齐,谨慎放在随身携带的小木匣中,说:“办完事儿我就回来,还得回来给矿工们结工钱呢。”
谢召玉亲在她的额头:“嗯,我就在这里等你,等你回来了,咱们就回洛安。”
“好。”
赵衍前段日子一直在和唐兆宁闹矛盾,不知怎么的,他似乎又自己想通了。近段时间开始隔三差五上山陪唐兆宁挖矿,偷偷进唐兆宁的营帐里私会。
谢召玉看在眼里,但也懒得管。
只要赵衍不是太过分,他也尽量当做没看见。
赵衍走到唐兆宁身边,道:“宁儿,走吧,咱们快去快回。”
谢召玉瞥了赵衍一眼,发现他腰间挂着的玉佩有些熟悉,眼里带着根芒刺问道:“你这玉佩哪里来的?”
“宁儿送我的。”赵衍毫不避讳。
谢召玉又看向唐兆宁,咬牙切齿:“我还当是你开矿场要用钱,把这玉佩拿去卖了。原来是送人去了,借花献佛也不是这么借的吧。”
唐兆宁把赵衍的玉佩扯下来,丢给谢召玉:“还给你就是了,小气鬼。”
“你拿他的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