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1 / 2)

只有坐得近的燕临吕显等人瞧见。

但他们也只当他是有什么事,出去处理,或是酒意微醺,出去吹吹风,一会儿便回来,并未太过在意。

这一夜本是庆功宴,又逢除夕,是难的高兴的好日子,百姓们各有心意献上。

到得亥时末,便有热腾腾的面端了上来。

关中不产稻米,所以山西民间多用面食。城里有家面馆远近闻名,老板做得一手上好的龙须面,今日就在后厨里帮忙,特意使了自己拿手绝活儿,为众人下了一碗好面,请乐阳长公主沈芷衣一尝忻州风物。

那面用白瓷碗装,漂在点了少许油的清汤里,当真是细如丝缕般的一挂,边上还浮了少许配的绿菜叶,又添了两勺精选七分瘦三分肥的猪肉碎炒的肉臊子。

才端上来,便叫人闻见香气。

沈芷衣知道是百姓们一番心意,特地起身来端过相谢。

姜雪宁也有一碗,拿筷子挑起一簇来吃得一口,又喝一口面汤,竟吃出了少有的鲜香,只是她到底被谢居安养刁了嘴,没有觉出十分的惊喜。

不过转头见沈芷衣安然坐在自己身边,竟有种难言的平静。

上一世罹难的那些人,这一世都好好的。

她不由微微弯唇,凑至沈芷衣耳畔,悄悄压低了声音,不无俏皮地道:“这面一般,我生辰那晚殿下派人送来的面,更好吃些。”

沈芷衣闻言,侧转头来,目中却浮出了几分迷惑:“面,什么面?”

“……”

姜雪宁忽然愣住了。

执着筷子的手指僵硬,她抬起头来,注视着沈芷衣,面上鲜活的神态都有隐约的凝滞。

沈芷衣被她吓着了:“宁宁?”

姜雪宁如在梦中,呓语般道:“两年前,我生辰那晚,从鸣凤宫离开后,殿下不是派了人来,特为我送了一碗长寿面吗?”

沈芷衣诧异:“怎会?”

她道:“那晚你同方妙能喝,我喝了没一会儿便醉了,第二天才醒呢。且宫里御膳房一过亥时便使唤不动了,做不出什么长寿面来的。你莫不是记错了?”

“……”

莫不是记错了?

这一瞬间,姜雪宁心底有一种空旷的茫然,继而便是抽丝剥茧后渐渐清晰的慌乱。她也没分辨出自己乱糟糟的脑袋里究竟在想什么,下意识往席间某个方向看去。

那位置空了。

不知何时,谢居安已离了席,不见影踪。

第216章 轻薄

到底是除夕夜, 众人酒足饭饱,还要相携去城外看烟火。

姜雪宁却有些浑浑噩噩。

约略记得燕临和沈芷衣都来同自己说了什么话,她也面色如常地答了, 可回过头时却是什么都不记得。直到被庭院里的冷风吹了面, 才陡地清醒过来。

宴席散了。

众人去看烟火。

她借口困乏不与他们一道, 独自上了走廊。可此刻定睛一看,才发现这竟不是回自己屋的路, 而是往谢危院落去的道。

年节的灯笼华彩在外院热热闹闹挂满, 到得这幽僻处却见清冷。

掉光了树叶的枝桠横斜在走廊边。

昏黄的光映落在她脚边上, 将她身影晕染在地。

姜雪宁实在不愿意去想,然而席间沈芷衣那番话却始终在她耳边回荡, 挥之不去, 搅得她意乱心烦。

彼时彼刻的宫中……

谁人知她生辰, 又是谁人有本事使唤御膳房,还能差了小太监神不知鬼不觉送一碗面进仰止斋?

不是最可能的那个人。

那么, 有这本事却本不该有这可能的人, 便成了唯一有可能的人。

可那多荒谬?

她静立在走廊上,垂在身侧的手指,竟不住发颤。

前世今生, 种种因由经历悉过脑海。

一时是深夜宫禁中谢居安含着笑,飘飘忽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