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 / 2)

“你的心性比我强,天资不比我差,修道定会有所成,这个我不担心。”

这世间如青玄、玉虚那般的奇才很难再有第三个,识光这样的苗子已属难得。

“其他的我也没什么好嘱咐的,你都做得很好。就是压力不用那么大,你这个徒弟当得远比我这个师父要好。”

识光上山不易,拜师不易,所以一直有些紧绷,每一天都不敢懈怠,这些无期都看在眼里。但有些东西就像道一样,只能靠自己悟明白。这些年他能做的就是陪伴和肯定。

识光泪眼汪汪肆意不停,他连连摇头,哽咽道,“不,我是这世间最幸福的徒弟,你是这世间最好的师父。”

这些年,除了论道,师父很少这样敞开心扉地跟他说这么多话。这是第一次,但也是最后一次了。

他是自责的,都怪自己修行不够。

想到这里,识光哭得更凶了。

无期轻快的笑声在空中荡开来,“好,那就够了。”

最后一刻,他转过身去再看了看他生活了近千年的青云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再熟悉不过。

“我也有过这世间最好的师父,我也做过这世间最幸福的徒弟。”无期喃喃开口,泪中带笑,随风飘散。

也是这一刻,识光才后知后觉地明白,师父这些年都很想念太师父,只是从未说出口。那个常坐在苍松树下的那个背影,或许是孤寂的。

这就是识光对师父最后的记忆。

第五十章 过去的都不重要

晚歌半晌也没听到识光的声息,不知是不是想起师父他有些情绪低落了,于是思索着另提了个话头,“你可有看过龙虎山玉霄国师那个时期的历史记载?”

识光闻声回过神来,想了想,“具体是指?”

“陈国王室和朝堂。”

虽千年已过恍如隔世,但他们曾是她的好友,她们之间有过因缘际会,她想听一听那个故事除了自己以外的结局。

“玉霄国师先后辅佐了陈国妫氏三代主君璟淮、谟则、思林。”

晚歌微微皱眉,竟然是谟则即位?

“你知道安平王九渊吗?”

“他很早就病逝了。”

“很早?”

“年份算起来的话,大概是我师父六岁那年。”

晚歌若有所思,无期六岁,也就是自己死的那一年。她不由得轻叹了口气,有些人啊,真是可怜又可恨,安平王九渊就是这样的人。

“那安平王妃呢?”

“安平王妃叶氏婧曦,死于陈楚两国娄山关一战,此役大捷,追封‘勇烈将军’。”识光据实叙述着书上的记载。

也好,叶婧曦本就志在疆场,是京城困住了她。也算死得其所,得偿所愿。

“初宸公主呢?”

“早逝。”识光努力回想,“并无详细记载。”

轻飘飘的两个字,记载的就是一个人的一生。祺妃洛昕的苦心经营,还是成空了。她一直都只是想她的女儿能过得好过得自在快意,却没想到甚至没能活下来。

还是有些唏嘘的。

就像谟则明明求的是江湖逍遥,最后却阴差阳错地登了高台。

事与愿违或许就是这世间常态。

识光等了许久,眼前女子没有再问,只是愣了片刻后安静地啃着手中的红薯。想来是已经问完她想知道的答案了,而他对于她是谁也有了大概的猜测。

这日之后,识光与晚歌偶尔也会凑一起烤烤红薯玉米,看看云霞吹吹风。只是二人都很少开口,就那么一两句,像邻里之间的寒暄。

她的眼睛似乎一直没有起色,如同他的修道,无甚进益。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一年又一年。

百年的时间,好像也只是那么弹指一挥间。

青云峰一切一如往常。

在一个秋末的黄昏,青云峰又来了位姑娘,穿着素雅的藕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