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级总监在接受采访时,打过一个相当通俗易懂的比方:这种公司的工作内容其实就像蹬三轮车。

骑着三轮车收家电冰箱彩电洗衣机,收来以后敲敲打打修漂亮了,再卖给有需要的人,辛苦一趟挣个差价。

因为没有底蕴没有积累,不可能独自做秀场,只能到处跟人合作,说到底也还是给人打零工。

所以,这天晚上的内部消息虽然不少,诸如“某顶尖杂志主编的儿子擅自投了一页平面广告”、“某设计师的闺女擅自投资了模特培训”、“某新上任的时尚总监擅自把秀场交给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但依然没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没有人意识到,不久的将来,这家公司将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收来的没人要的模特,杀穿六个秀场五支广告,惨兮兮跻身秋冬时装周首选合作方。

变成连假期也要含泪拿着一小时十万美金加班费连轴转的天选打工人。

/

“问题在我。”

去最后一个秀场的路上,穆瑜还在和系统复盘:“我习惯了,没有及时纠正思路。”

起初是纠正了的他们的躺平态度很认真,系统甚至帮忙打印了“绝不努力工作”的横幅挂在宿主的意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