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2)

连翘家是清代大宅的第二进,那才叫大户人家,杨正南叫他去楼上看看:“我就比你俩多五间房。”

秦舟和连翘上楼参观,有一间房拧不开,连翘猜出来了,打了一下他的手。

杨正南没回避话题:“是我儿子的东西,衣服鞋子和玩具之类的,还有童车。他特别喜欢车,我和他妈妈买过好几辆。”

杨母在楼下后院摘菜,秦舟趴在晒台栏杆上喊她:“张阿姨,你种的菜长得真好!”

杨母抬头一望,眼眶发酸。儿子媳妇结婚当天,她看到秦舟就喜欢,他嘴甜爱笑,乍一眼看去,长得还有点像杨正南,但多看几眼,又不那么像了。杨正南是大男人长相,秦舟五官柔和得多,气质也乖。

今天早上,杨正南说陶家欢的姐姐姐夫来吃晚饭,杨母想到又能看到秦舟了,无端地高兴。

此刻秦舟迎着光,杨母看不清他的脸,只有个轮廓,她心下一失,像回到儿子当兵刚回来那时候。

丝瓜攀到二楼了,21 岁的杨正南站在晒台上探身采摘,俨然是这一眼秦舟的样子。秦舟的长相和他不大像,身形轮廓倒是很像。他只比毛豆大几个月,毛豆长大了也是这样精精神神的小伙子吗?杨母揉揉眼睛,多摘点小青菜。

庭院里,秦舟和杨正南合作清理花池,连翘扶着梯子,陶家欢摘了一篮子柿子,让她和秦舟带回家吃。

傍晚时,秦舟订的垂丝海棠和几种草花送到了,连翘和他种下去。打造花园不是一夕之功,两人有空就来弄,一点点形成规模。

杨正南请的阿姨做了六菜一汤,他自己贡献了两个小快菜,秦舟弄了个钵钵鸡,是倪芳指点他买的冷泡汁。

连翘蒸了一锅大闸蟹,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吃蟹的好时候了。陶家欢把碗筷摆上桌,她的厨艺仅限于把蟹醋和姜丝备好。

饭桌上,秦舟和连翘一唱一和,跟杨母说了不少话。杨母装傻,一味地笑,她只喜欢和秦舟说话。

送走秦舟和连翘,杨正南收拾厨房,陶家欢洗完澡上楼玩游戏。杨母趁杨正南去洗漱,找陶家欢谈心。

陶家欢知道是催生,先发制人,她明天得飞英国,忙到月底才回国,回国得在上海和扬州两地跑,生孩子是明年的计划,今年得把项目做完。

杨母急了:“别整天工作工作,正南不指望你赚的那点钱,他想要个孩子!”

陶家欢被噎住了。杨母以前在国营供销社上班,很早就内退了,像她这种没怎么体会过工作带来成就感的人,才不重视工作吧。而且她儿媳妇挣的可不是“那点钱”,比她儿子工资高很多。

杨母没被反驳,自认占了上风,换成怀柔政策,劝陶家欢要爱惜身体。为工作拼命得不偿失,养好身体生个孩子才是要紧事,这是对自己的小家庭负责,对父母和社会也都有个交代。

杨母满口陈词滥调,陶家欢跟她掰扯掰扯:“不能生,不想生的很多,你能说她们都不负责任吗?”

杨母说:“不能生那是没办法,不想生就不对。女的长了肚子,天生就该生孩子。”

陶家欢说:“生孩子只有想不想,没有该不该。不想生的不犯法。你儿子是警察,等下你问他不想生判不判刑。”

杨母最恨小媳妇一张利嘴,火气来了,祭出陶家欢听滥的一句话:“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赚多少钱,再有钱,没家没孩子,都是假潇洒。”

陶家欢摇头:“傻子都能生孩子,扯什么人生意义。”

杨母气她说话硬邦邦,来一招软的,她 70 了,活不了多少年了,最怕闭眼前看不到孙子,求陶家欢别让她死不瞑目,她好容易才盼到儿子再娶。

她示弱是为了拿捏你罢了,既不弱也不善,真正的弱小者反而会逞强。陶家欢骇然又反感:“你才 70 岁,别咒自己好吗?”

杨母坐拢来拉她的手:“我不到你的年纪就生正南了。越早生,身材就恢复得越快,你这年纪好生了,我也能趁着还能动,多帮你带几年。我俩都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