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注意点人。”虞澜意伸出手捏了捏郑山辞的耳朵,让他凑过来,一口咬在他耳朵上。

郑山辞的耳朵先是一疼,后来虞澜意用牙齿慢慢的磨,郑山辞的耳朵跟辣椒一样红。

江主簿叼了一嘴寒瓜,拿着文书在看。一个文吏进来见礼说道,“江大人,有朝廷的人来了,到城门口了。”

“还不快去告诉郑大人。”江主簿心中一惊。

“已经有文吏去告诉郑大人了。”

等江主簿到了县衙门口,丁宣,朱典史还有县衙的众人都在,虞澜意在郑山辞旁边。

马车停在县衙门口,宣旨官从马车里捧着圣旨出来把武明帝的旨意传下去。

郑山辞他们都是跪着的,虞澜意心里隐隐激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特封郑山辞为从五品户部员外郎。”

从五品的官,这比虞澜意预想的还要高,而且还是户部的官员,郑山辞变成京官了!我终于要回京了!虞澜意喜气洋洋。

“郑大人领旨谢恩吧。”

郑山辞:“臣谢主隆恩。”

郑山辞接过圣旨。

宣旨官说道:“还有一份旨意,……封丁宣为新奉县县令,江正为新奉县县丞,谭和为新奉县主簿。”

“臣谢主隆恩。”

宣旨官把圣旨递给丁宣,“丁大人这还要好好谢谢郑大人啊。”

郑山辞让旺福准备了荷包给宣旨官,宣旨官感受到荷包的重量,眼中的笑意更甚,“既然我已经把陛下的旨意传到了,这便走了。”

把朝廷的人送走,郑山辞心中松口气。郑山辞拿着圣旨,掌心还有些灼热,掌心生了细小的汗珠。

“多谢郑大人的提拔之恩。”丁宣拱手感激。

“多谢郑大人的提拔之恩。”江正跟谭和忙不迭也说道。

郑山辞把圣旨递给旺福,旺福拿到手里没一会儿,虞澜意就伸出了手。

旺福:“……”

旺福老实的把圣旨递给自家少爷。

郑山辞把三人扶起来,“这都是应该的。你们做得很好,受到提拔也是应该,只望你们今后把新奉县好好治理下去,让新奉县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三人郑重的点点头。

丁宣跟江正走了,谭和还留在原地。他不知道说什么,想说话又怕自己语无伦次。他本来就没有什么官职,现在突然变成了主簿,他心中激动又不安。

郑山辞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说道,“你很好。”

谭和是举人,新奉县修路都是他一手操办的,成为主簿是理所应当的事。

谭和的心里安定下来,退下了。

虞澜意拿着圣旨知道这里还是县衙便没有太激动,等到了郑山辞办公的地方,虞澜意直接跳起来,用双腿盘在郑山辞腰上,双手搂着他的脖颈。

郑山辞立马搂着他的腰。

“太好了,我们可以回京了,而且还是扬眉吐气的回去。”虞澜意心里美滋滋的,他拉着郑山辞的官袍,亲他的脸。

“郑山辞,你太给我长脸了。”虞澜意亲他的额头,脸颊,嘴唇。

郑山辞也笑起来。

“你还没下值,我先回去让他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虞澜意放开郑山辞拿着圣旨一块轻快的走了。

他来得风风火火的,走得也风风火火的。

郑山辞现在也是坐卧不安了,他站起来踱步思忖,户部员外郎。员外郎这个官职是佐户部郎中掌户部司事,协助管理全国的户籍、土地、钱粮、贡赋、徭役等事务。还要参与主管计划国家费用、全国交纳的钱币、仓库储存及供给,审核各地的财政文书和账目。

是真的实权官员。

在古代六个部门中户部就是最吃香的部门。

以前郑山辞在京城还是一个小喽喽,连皇帝都没有见过,以后他要到金銮殿上去上朝,就能见到皇帝了。当时他在京城是三甲进士,又身无长物,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