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荷,你们怎么现在才去,街上人都要散了,你哥今天对联卖的挺好,家里还有吗?给我们留一副。”
马三面家怎么都是精明人?过年,能放下脸面卖对联,一副三文,卖个七八天,都有一两银子的收入,赶上人种三个月地的收成。
“有的。晚上你过来取。”俞荷笑着和十三岁的少女俞秀花打招呼,见她轻声细语,藏在宋老太身后去了。
“二哥,我们走快点,粮店不会关门了吧。”
两个人到镇上,俞有钱的烧鸡卖完帮连生卖肉夹馍,俞荷一问,大姑父和大姑家里做饭,邀请他们家里吃午饭。
“你们两个来得巧,来干什么?”
“三叔,我们要去买陈米,屯着开小吃摊。”
买米?
他有熟人。
俞有钱带着两个人去王家粮食店找李掌柜,轻松买到五百斤上等陈米,花了三千文,得了五个白送的大麻袋。
俞荷才知道,陈米也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碎米少,中等碎米多,下等有碎石,这还是好的,单下等米还分七种,门道多着呢!
“俞小哥,以后买粮食都来找我,我给你们最公道的价格。”
“多谢李掌柜。今天沾了你的光。不然两个孩子什么都不懂,买回去都不能吃。”
俞荷看着米,成武和俞有钱回去驾车来拉。
“李掌柜,有什么新鲜刚出来的种子吗?我看看你们都有那些粮食,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