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的正高兴的时候,俞荷进门就给马三面五千两,又给俞有地五千两。

“俞荷,你这是提前给你准备的陪嫁钱吗?”赵娟笑着说。

“是啊。不能让家里为难。”俞荷大方点头,话锋一转,开玩笑道:“不过,也要看小王爷的聘礼如何!”

“好!看阿奶给你怎么陪嫁。”马三面笑着说,收起了银票。

好孙女,会来事,知道不让家里为难。

俞有地也将银票收好,大家又说起绣嫁衣的事,俞荷要亲自绣吗?

“不用我自己绣。郡王成亲,内务府会事先准备礼服。”她问过了。

“老夫人,小姐成婚还早呢!”小谭端着一盘炒花生进来。

顾嬷嬷给大家泡了花茶,端了点心。

第164章

俞荷和顾嬷嬷开始盘账,九艘船的收益一直都在她手里。

“小姐,去年我们一共售出五十万斤茶叶,一斤赚二百文,一共有二十五万两,运到北方的稻谷有六十万斤,净利有六千两,加上珍宝阁的盈利八千两,算上米粉粮食店的收入,去年一年一共有三十二万三百百四十一两。”

“今年你控制了茶叶的量,利润有十万两,粮食比去年多有,一百万斤得一万两,加上几家店的盈利一共有十二万三千两五百二十六两。”

俞荷看着这账本,突然就想小王爷了。

“两年净利,一共是四十四万三千八百六十余两。两京购置店铺土地共花费十万一千二百两,结余……”

这些都是他给她的钱,凭她的本事,一年赚五万全家都要吓死。

“船工的花费大概八万多两,这些钱,都是小王爷在垫付。”顾嬷嬷提醒道。

“我会还给他。”

顾嬷嬷一笑,说:“这是小王爷对你的情意,你就算给,他也不会收。”

“顾嬷嬷,小王爷他让我提前十年实现了我的目标。”俞荷笑着说,高兴的同时,心里有点恍惚,小王爷对她也太大方了。

“恭喜小姐得遇良人。”顾嬷嬷笑着说,“这也是小姐付出应得的回报。你给旁人几条船,放一两年,船烂成了一堆木头一文不值。小姐,聪慧,有手段,也是王妃娘娘看中您的原因。也不必过分自谦。”

顾嬷嬷生怕俞荷不自信,接着说:“你用抢手的粮食让利,换大家积极推销进价低廉的砖茶来获取高利,是普通人,甚至是陆家主这样的人物,都是做不到的。”

小姐这份果断,实在是让人出乎意料。粮食如果按当时的价一斤最少有二三十文的利。

“顾嬷嬷,你夸的我都要飘了。明年我就把船还给小王爷。”

顾嬷嬷笑着锁起账本,“那是你和小王爷之间的事,老奴不管。”

“不过,你这两年都忙生意,是不是过年前去一趟象郡。这男人真心对你,有时候也得哄一哄,莫要叫他失落。”小姐心大的不行,她看得实在着急。

“好。”

要怎么哄呢?

俞荷不好意思,从屋里出来,一跳三丈远,看旁边阿爹的书房一眼,要是阿爹知道她手里这么多钱,得吓的再睡不着觉了。

腊月十五,俞荷带小谭坐马车去象郡。

到了三里铺,见了顾大安俞有花,说了一会儿话,俞荷和连生连鱼商量,让他们明天回万县过年。

“爷奶,难得来这一回,你们和大姑回去过年,开年初五再回来,猪场有人看。”

“好。”

“俞荷,那你什么时候回去?”坐上马车,俞有花拉着俞荷的手问道。

“我赶除夕回。”

“好。”俞有花高兴了,放下车帘,她还没去看过俞荷的地和藕塘呢。

等他们一走,俞荷洗了澡换了一身新衣

服提着包袱,带着小谭进了象郡,俞荷去找小王爷,小谭去粮食店。

位于东街的郡王府已经初步落成,四进院子,占地三十五亩,后院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