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拉拉媳妇的衣角,打趣的看着赵德芸,他们的孩子再好好的读书努力。
晚上,成文和成城挤一个房间,成文问起俞荷,今天不在家,不是她的风格。
“俞荷呢?”
“赵家说俞荷和大姐相克,不宜参加婚礼。我看,他们是怕俞荷大闹。”要是大姐的婚事俞荷做主,两家早就闹翻。
哪有现在这样被人拿捏的事。
“妹儿财大气粗,做事有章法,赵家是该怕的。只是她现在长大了知道爱惜自己的名声,不愿意再沾惹别人的因果。”
这话成城赞同,关键是长辈们决定好的。就好像几年前俞荷想要栽桑树,连阿爹都默许家里不给她一样。
俞荷没办法,才拜的师。
成文还在说,“为了爹,她在万县用的心计,是我这个做儿子的都做不到!
第一年她炒高香米价格造势,第二年她知道商人逐利,又强势出头高价收低价卖,一番操作下来竟没有出事,这就是她的能力手段……天下为官者众,爷奶得圣上敕封,固然是父亲做的好,也有她一份功劳。”
俞成文每次想起俞荷,就能把所有的烦心事放下。
“以前觉得俞荷有些特立独行,现在看来,她拜师,经商都是对的。女子的路本来就窄,不能科举,就得自某出路,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一时间成文感慨不已,都是自己这几年经历挫折之后才有的感悟。
“说实话,要不是俞荷这些年的经营,家里只靠爹和我的俸禄,能办的起这一场场酒席吗?”只怕连读书都吃力。
大哥是个明白人,这就已经很好,成城不想再听他絮叨,心疼俞荷。
“大哥,翰林院一天忙吗?”
成文一笑,弟弟还是向着俞荷,笑着说:“不忙,但是心累,再过一两年就要迁都北方。几年前宫殿就盖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