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荷东林山脚下桃园里堆肥,听到消息飞快的骑马回来。
“小谭,你说,阿娘回来,不会是我姐要成亲了吧。”
“肯定啊。赵家老太爷不是说了,那赵明镜要去灵丘县给他爹打下手。”是读书上没有什么天赋,所以认命了吧。
大小姐就非此人不嫁吗?小姐也真沉得住气,不闻不问。
这弯弯绕绕的她也看不懂,看不懂,那她就不看了。
李二娘带着俞有地的信回来,本来两家已经定亲,三书六礼走了大半,俞梅又愿意嫁,男方也没有问题。
“爹娘,孩子她爹说,男儿志在四方,二月初一我们家办出阁宴,让赵家准备接亲。”李二娘说着拿出俞有地的亲笔信。
马三面看了眼俞梅,大孙女羞答答的一副准备嫁人的样子。
“好。我和他们商量,正月初二来下聘,到时候有地和成文能回来吗?”
“阿奶,我去万县,让我爹回来主持我姐的婚事,双方家长好好的见个面,唠一唠,事关我姐终身幸福大哥肯定也要回来。”俞荷门里进来,笑着说。
二叔二婶三婶回避又好奇,俞荷也叫他们都进来坐下说话。
赵娟就喜欢俞荷这霸道性子,小兰花这半年在村里读书反而开朗了很多,一双小腿晚上踢人有力的很。
“你的桃园和米粉作坊呢?”马三面不愿意再操心,忙不过来。
“桃园有大汉叔和婶子看着,米粉作坊要是三叔愿意接手,他去开,要是不愿意就给族里。我明天就和族长也说一声,谁会做洋芋粉和米粉,都可以自己开作坊。”这是俞荷早就想好的,以后只能薄利多销,还不如有钱大家先赚一波。
“俞荷,你不要意气用事!”赵娟紧张的心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
米粉很向卖,一年零零碎碎赚几百两没问题。这钱,她要挣了。
“三婶,等三叔回来,你们商量。”俞荷看着赵娟的大肚子连忙安抚。
俞成武和赵德芸也从小吃店回来了,听着说米粉作坊,夫妻俩坐下静悄悄的听。
家里人商量,俞荷第二天就找张杏和族长说了让大家开米粉作坊和洋芋粉作坊的事。
“俞荷,你不怕大家抢你了的买卖。”张杏想
不通,抓着俞荷的手追问。
“抢不了。我去万县种香米。那边二茬稻谷便宜,做米粉更劲道。”
“那就好,那就好。”
族长也跟着放心了。不过,现在说已经迟了,要做洋芋粉得等明年冬天。
不急在这一时半会。
俞荷看姐姐见了赵明镜回来,每天高高兴兴绣嫁妆,开始准备去万县的行礼。
俞梅都想留俞荷在家过年,她一个女娃,去万县能起什么作用?一天把自己弄的紧张兮兮,多重要一样。
俞梅再说话言语里就带了出来。
“妹儿,你今年十四岁了,要为自己的名声负责任,别一天去和他们男人较劲。”
小谭在旁边听得都想打人,俞荷看着志得意满的姐姐,没说话。
说不了一句话了,她们已经,不过也无妨。
“俞荷,这么些年,你东奔西跑,拜师学艺,挣那么多钱,干什么。”俞梅见俞荷在笑,以为她自己说的对。
俞荷但笑不语,心里默默的收回一间准备送她的铺面和面值几百两的银票。
“阿姐,以后的路还很长,我的钱怎么花,你等着看就知道了。我拜师学艺又为了什么等我成亲,你也就能体会了。不着急的,你好好准备嫁妆。”
俞荷笑着说,“小谭,我们赶紧去准备行礼,明天去万县。”
家里一刻都待不下去了。
俞荷留了一匹马在家,赶着两架马车,跑着两匹马,带着小谭和顾嬷嬷小旋风,第二天天没亮就走了。
马车上除了行礼,还有李二娘马三面唐大丫赵娟赵德芸连夜做的干粮和鱼丸卤肉肥肠。
“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