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荷只来得及把砖茶转移到马车里,叫张老头来马车车辕上坐着避雪,他穿着蓑衣不来。
俞荷穿了羊皮袄陪他坐车,看雪,听他讲故事。
“小姐,这才到哪里。贫苦人家一家只有一条裤子,男人穿着出门寻活路。老人妇女娃娃一天一顿饭躲在炕上熬日子,你看这四周光秃秃,连烧炕的柴草都没有。
易家主人心善,每年冬天都要施药,要不然只这天气都要冻死大半人呢!
这北地与江南就是两种活法。
勤快点过得最好的就是那经年的老猎户,经验丰富,冬天能打着老虎,狼,鹿,送到王府和各家贵人家里换赏钱,三五年生活就够了。”
“这么说,北地的人都擅猎?”看来周王是个好官。
“也不一定,男人维护一家老小,吃的要好一点,打猎也不是逞一人之勇的事。世道艰险,一旦这个一家之主出了什么意外,他的家人就没什么活路了。”
张老头想起什么,看向了远处。
“那我要是能组织起五十个人的马帮,走南北货运,他们会不会愿意?”
张老头拍膝盖保证,道:“小主子,你要是愿意组建马帮,招人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可以优中选优,这天大的好事,他们肯定愿意来。”
“还未请教张叔大名?”
张老头有点把这个小娃娃看不懂了。只是主家让他来帮忙,听了故事不见退却,反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现在问他姓名,是什么意思?
“在下张玉林,是北地土生土长的人,年轻时当兵,现在退役,跟着龙威镖局混口饭吃,人送外号张全知。”
“张叔既是自由身,要不,以后就跟着我做活。我准备买个小庄子,再招人组建马帮,走南北运货,南边我有销路。”
“啊?小主子要雇我,我一个糟老头子能干什么。”张玉林惊道。
“在我看来,张叔熟知北地风土人情,有丰富的活人经验,可比青壮年有用的多。您会相马,熟路,知道大家所求,加上你这一肚子老经验,谁也学不来。”
俞荷笑着将人一顿猛夸。
接着就许以重酬。
“也不说一月给您多少工钱。一年我给你十八两,怎么样?
要是您干得好,还可以再涨。今明两年就在北地行走,每月你可以休息四天。”
这条件也太诱人,张玉林很是心动。
只是小娃娃说话能算话吗?这一趟回去,开年三四月才有活,倒不如试上一试。
“龙威镖局这次回北地,要等三四月才往南走,这一段时间我都闲在家里,小姐有事尽管找我。”
愿意试试,这就是好兆头。
“那就劳烦张叔,回去打听着看有没有人卖庄子,我先收一套。庄子最好在延州城郊,距离城门不远,预算三百两以内。事成之后,我给张叔一两银子做报酬。”
“使的,使的。”比起重利,这一两银子更显实惠,张老头把自家附近大户人家的庄园过了一遍,心里已经有了点眉目。
第117章
队伍突然停了。
“邓先生,快,前面有人晕倒了!”有人急步高喊邓郎中。
俞荷见师父师娘下了车,急忙追上去,小谭小跑着紧跟在她身后,刚才两个人说话,小谭带着小旋风在旁边走路。
“俞荷,你”邓三婶一身厚重披风,想让俞荷回马车上去。
“俞荷,你来!”邓郎中的话几乎和邓三婶一起出口。
俞荷接过师父手里的药箱,跟着邓虎往前走,人群退在两边,他们很快就见了病人。
是两个衣衫单薄到几乎衣不遮体的孩子,男孩七八岁,女孩更小,四五岁的样子。
“是冻的。”邓郎中上前查探,发现孩子被冻着了。
身边有经验的人搓雪给孩子回温,这时候绝对不能烤火。
有人就地烧水,邓郎中把自己水壶里温开水化了点